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郑大一附院中西医结合肾病科 郭醉爽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血压是肾脏功能受损的结果,慢性肾脏病的病变一般不会完全逆转。因此,高血压将伴随慢性肾脏病的全程,且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加重。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也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持续、稳定、有效地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在降压治疗期间出现血压正常时应注意几种情况:
测血压的时间与方法不当。如经过降压治疗后,下午测血压正常,便认为血压已控制,但如果测量清晨血压则有可能升高,形成所谓的“隐匿性”高血压,导致对血压的误判。这种高血压正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类型,即非勺型或反勺型高血压,对患者有着更为不良的影响。此时不但不能停用降压药,还应进一步调整用药方法,以达到24h平稳降压。
经过降压治疗后,血压的确已降至正常,但血压的正常是在降压药作用下起效的。因此,停药后,血压可能升高,恢复到治疗前的高血压状态。这种情况下,应坚持继续服用降压药,只是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降压药物的应用。
血压的变化也会受到季节的影响,通常秋冬季血压升高,春夏季可有所下降。冬季天气寒冷,身体出于保温减少出汗、血管收缩、摄入饮食过多(包括盐),血压可能升高;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处于散热增加出汗、血管扩张、摄入饮食减少,血压可能下降,此时,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并没有消失。所以,在规律的降压治疗过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血压趋向正常,此时可酌情减量用药,不应停药,并随着气候转凉,血压的升高,再调整用药,保持血压空制的持续和平稳。
来源:郑大一附院中西医结合肾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