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早期胃癌几乎没有症状或症状很不明显,待症状明显时胃癌已到了中晚期。胃癌生存率主要与胃癌分期有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达90% ~95%,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胃癌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唯一的最好的手段,但国内很多人惧怕胃镜检查,由此延误了病情,使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不足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应对无症状人群进行胃癌筛查,但大规模人群筛查,人人做胃镜难以达到,由此提出胃癌ABC筛查法。
胃癌ABC筛查法,就是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Hp。
· 血清胃蛋白酶原(PG)
PG分为:PGⅠ、PGⅡ,PGⅠ与PGⅡ比值为PGR。
胃体胃底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癌变时,血清PGⅠ和(或)PGR降低。研究显示,将“PGⅠ≤70 μg/L且PGR≤3”作为无症状人群的胃癌筛查的界限值具有较好效果。
因此,胃癌ABC筛查法,将“PGⅠ≤70 μg/L且PGR≤3”界定为PG阳性。
· Hp检测
目前认为Hp感染是肠型胃癌(占胃癌绝大多数)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因此,Hp检查是筛查胃癌的必要方法之一。
Hp筛查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
①血清Hp抗体检测;
②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3C和14C呼气试验,这是目前临床上最推崇的非侵入性方法。
根据以上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将筛查人群分为A、B、C、D 4组:
A组:Hp(-)PG(-)
B组:Hp(+) PG(-)
C组:Hp(+) PG(+)
D组:Hp(-)PG(+)
其中C组、D组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此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胃癌筛查,只要抽2ml血就可以将无症状人群中胃癌高风险人群筛查出来,再进一步做胃镜检查,可使早期胃癌检出率提高50倍,这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胃癌死亡率。
但平时在临床上,往往还联合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俗称“胃功能五项检查”。
· 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
G-17可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血清G-17低下通常提示胃窦黏膜萎缩,而血清G-17升高常提示存在胃癌风险。
国内一项研究表明,联合PGⅠ、PGⅡ、PGR、Hp抗体和G-17共5项血清学指标筛查胃癌,PGⅠ和PGR降低与胃癌的高风险相关,而G-17水平低于0.5 pmol/L和高于4.7 pmol/L均与胃癌的高风险相关,提示联合多项血清学指标筛查更有助于区分胃癌高风险人群。
近几年国内共识推荐,所有40岁以上人群,不管你有没有症状,不管有无Hp感染,都应做首次胃镜检查;而Hp感染者,35岁以上就应做胃镜检查。根据首次胃镜检查结果再决定胃镜复查时间间隔。
如果惧怕胃镜检查,就先抽血做一次胃功能检查,以胃癌ABC筛查法评估一下胃癌风险有多高,若是胃癌发生风险较高,那就必须立即做胃镜检查!
“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没有恶心,医生可以从容仔细观察胃黏膜情况,提高检查准确性。
作者:宁波大学医学院附院消化内科 王伯军
文章首发自王伯军大夫谈消化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