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基层中医药慢病防治第四期丨立足基层,守正创新,中西医协同破解慢性病管理难点

2025-05-16作者:巴山中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及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慢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承担筛查、管理、教育和康复等职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慢病管理模式、推动中西医协同防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展现独特优势。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发起“基层中医药慢病防治”项目,邀请基层医师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展开访谈。现整理第四期精粹如下。


专家简历

·

滑动查看完整简历


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干预策略


北京博爱中西医结合医院于海燕主任指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典型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伴随乏力、冒冷汗、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她特别提到,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僵硬、下颌酸痛等非典型表现,甚至部分心梗患者仅表现为极度疲劳。在治疗方面,基层医院需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基础检查,采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缓解症状,并推荐将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通心络胶囊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选择,其组方成分可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尤其适用于心血瘀阻型患者。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卫生院刘东霞主任系统梳理了冠心病的典型体征,包括心音减弱、血压异常及外周血管征等,并指出当前治疗中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如介入术后再狭窄、微血管病变管理等。她特别强调了“中西医结合金三角方案”(阿司匹林+他汀类+通心络胶囊)的重要作用,可通过多靶点调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基层管理需重视长期随访、生活方式干预及患者教育,以提高依从性。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禹琪主任提到,部分冠心病患者即使接受规范西药治疗,仍有胸痛发作,而联合通心络胶囊可显著缓解症状。其循证医学证据源于相关临床研究证实该药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减少心血管死亡及并发症,且安全性良好。通心络组方含有水蛭、全蝎、蝉蜕、土鳖虫、蜈蚣等虫类药,具有剔除络瘀、祛风解痉作用;人参补气,檀香、乳香等舒畅络气,酸枣仁和赤芍安神补心助眠,适用于多种络脉瘀塞问题;其独特的超微粉碎技术则减少了过敏和胃肠道不适的发生。因其兼具稳定斑块、改善微循环作用,适用于多种类型冠心病,并广获专家共识推荐。


室性早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崔伯兵主任提出,室性早搏需先鉴别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心脏病。前者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谨慎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后者以缓解症状为核心,优先去除诱因,症状明显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不耐受时可采用导管消融。参松养心胶囊基于人参、麦冬、丹参等络病理论组方,兼具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功效,可调节离子通道及自主神经,对非结构性室早疗效显著,尤其是症状明显、药物不耐受者,联合西药能协同增效,且无明显副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可降低室早次数,改善心悸胸闷症状,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亦有提升心率作用。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新桥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李德英主任强调,参松养心胶囊在室早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其组方融合生脉散与定心汤,既能益气养阴,又可活血通络,实现“快慢兼治”,可单用或联合β受体阻滞剂。该药优势在于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等多靶点调节作用,且无传统西药致心律失常风险,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及西药不耐受人群。


中西医结合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增效价值


北京博爱中西医结合医院于海燕主任认为西药能够控制心率、干预基础疾病,中药则改善症状、调节整体机能,减少西药用量及副作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易致心动过缓,参松养心胶囊则通过“快者减慢、慢者提升”的双向调节以平衡心率,尤其适合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这种“西控指标、中改善症”的模式,在提升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符合基层医疗中“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从组方角度解析通心络的“全程护血管”作用,可以发现人参补气促血行,虫类药破血逐瘀、解痉通络,配伍檀香、冰片等芳香药开窍醒神,兼具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及调节心律失常多重功效,突破单纯活血化瘀局限,实现“调气与通络并重”,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此外,通心络胶囊作为医保目录内经典中药,可在无法进行介入治疗时作为重要补充,尤其适合长期维持治疗,且经济性良好。


小结


中西医结合并非简单药物叠加,而是基于疾病机制的协同干预——西药针对病理生理靶点快速控制风险,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调节整体机能,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及长期预后。临床需严格遵循指南,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制定方案,尤其重视中成药的辨证使用,以实现精准化、个体化治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