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李女士(化姓)对医生讲,她腹痛已经有十多年,每年都要发作一到两次。发作时恶心呕吐还腹泻,偶尔腹痛得快要晕厥,去了很多医院检查都没有异常,真是一个“怪病”。
近期,为解决这个“怪病”的困扰,李女士来到苏大附一院消化内科就诊。肖军华副主任医师详细了解了李女士的病史,仔细阅读了影像资料。结合李女士的腹部疼痛伴肠壁水肿且自行消退的特点,考虑到这与一种罕见病的症状几乎一致。于是进一步帮患者完善了实验室检查,发现补体C4(存在人体血浆中,一种肝脏合成的多功能球蛋白,反映身体的免疫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及C1抑制剂(血清中高度糖基化的一种蛋白质)浓度异常。这验证了肖军华的猜想——李女士患有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简称HAE)。
发作时
缓解后
无独有偶,另一位丁先生(化姓)也因为十多年不明原因的腹痛,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腹痛发作时往往毫无征兆,并伴有明显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他回忆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开始疼,有时一周2-3次,有时一个月2-3次,每次持续3-7天就会缓解。每次疼痛都会让我冷汗直冒,感觉肚子里有个东西在翻搅。”
这种痛苦的感觉让他记忆深刻,家人带他辗转多家医院,进行了大量检查,可能的疾病都排查了一遍,但始终未能找到病因。肖军华副主任医师在充分了解病情后,查询到患者既往的腹部CT提示肠壁水肿。再次追问病史,患者描述腹痛发作时曾经伴有其他部位的水肿。这让肖军华联想到了李女士的诊治经过,直接为丁先生进行了补体C4和C1抑制物浓度检查,快速确诊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
发作时右手正常
发作时左手水肿
目前,两位患者均按照医嘱接受相应治疗。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发作性、自限性以及局限性的皮肤和黏膜非凹陷性水肿为特征。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病不可预测,多数有家族史,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在儿童期起病,青春期加重,常伴腹痛、恶心呕吐和皮肤肿胀,最为致命的是上呼吸道黏膜水肿,也就是“喉头水肿”,其可迅速进展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危及生命。
但由于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常常被当作普通的胃肠炎和过敏等处理。目前这个疾病分三型,而中国目前报道的HAE患者90%为1型,会出现血清中补体C4及C1酯酶抑制物(C1-INH)降低的表现。因此当怀疑HAE时,利用这两个指标能很好地进行筛查。
消化内科主任李锐教授介绍,HAE起病急且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对其无效。HAE发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由于该病罕见,常常会被误诊误治,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有助于降低疾病发作频率,降低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效预防致命性喉头水肿的发生。对于有反复腹痛,影像学检查出现肠壁水肿和皮肤水肿的患者,尤其是具有家族史的患者,可至消化内科进行补体C4及C1酯酶抑制物的筛查,确诊之后,可以应用相关药物进行预防及治疗。
文:消化内科 肖军华
审核:消化内科 李锐
来源:苏州大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