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官方发布!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2021-09-17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脑卒中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以下简称《规范》【文末可下载pdf文件】


微信图片_20210916155419.png


《规范指出,脑血管病已跃升为国民死亡原因之首,而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脑卒中一级预防要做些什么?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本次发布的规范还给出了其他详细指导。


1

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超130/80 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



≥35岁居民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 1 次。







对于 10 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合并2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若血压≥130/80 mmHg 者,建议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 130/80 mmHg 以下。


对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且血压≥140/90 mmHg 者,建议应用降压药物。


为改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建议采用家庭自测血压。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一线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利尿剂、ACEI/ARB。


2

糖代谢异常:尽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


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检测血糖,包括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和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推荐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4.4~7.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


3

血脂异常: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



≥20岁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并评估 10 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对于ASCVD极高危者,他汀治疗LDL-C目标值应<1.8 mmol/L或降低≥50%。


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


4

心房颤动:评估脑卒中风险



对于首次就诊的年龄>65岁的患者推荐主动进行心房颤动筛查。






推荐对所有心房颤动患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卒中风险评估。

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包括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合并心房颤动,推荐口服华法林(INR 2.0~3.0)进行抗凝治疗。


若不能正规监测 INR 值,可考虑使用新型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CHA2DS2-VASc≥2 分)合并终末期肾病或透析的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伴有左心室附壁血栓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华法林预防脑卒中。


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血栓与导管封堵治疗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


对于窦性心律且无其他抗凝适应证的心力衰竭患者,不建议常规抗凝治疗。

既往发生过栓塞事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或伴左心房血栓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建议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5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


建议对>40 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筛查。







对于年龄>40 岁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3个)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不推荐对低危人群常规进行筛查。







对于颈动脉彩超仅发现内膜增厚的人群,建议首先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和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每年复查颈动脉彩超 1 次。


确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应当每天给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


6
偏头痛:降低发作频率可减少脑卒中发生


高频发作先兆偏头痛的女性患者应当考虑避免应用口服避孕药,尤其是那些包含雌激素的药物。


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可能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但不建议过度使用血管收缩药来治疗偏头痛。


目前无充分证据显示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以预防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


7
睡眠呼吸障碍


对于成年人(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心脏病或药物抵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碍,必要时行睡眠呼吸监测。


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方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来降低脑卒中风险可能是合理的,尽管其有效性尚不明确。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整理自国家卫生健康委



↓下载《规范》pd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