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月11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制定的《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指南)在青岛正式发布。
指南采用了国际最新临床证据指南制订方法,遴选目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各相关专业临床医生最关注的和棘手的问题,采纳最新国内外研究证据,并结合患者偏好和经济学研究,权衡利弊,对重要临床问题进行分级推荐,以期为相关群体提供目前该领域最佳临床决策依据。
规范高尿酸血症、痛风诊疗行为
据了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导致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现状。为此,亟需制定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医学指南,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临床决策依据,减少不恰当治疗,识别和规避潜在的有害治疗,提高治疗的规范性,并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系统,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方法和工作流程,由方法学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定了《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填补了我国缺乏基于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方法且由多学科参与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的空白。
3条总则、10个临床问题及推荐意见
据介绍,该指南针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10个临床问题,以3条总则和10条推荐意见呈现,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并且用详细的流程图对指南推荐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治流程进行了清晰的汇总。
3条总则对所有患者提出了应当遵守的治疗原则:
1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知晓并终生关注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始终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
3 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都应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危害,并定期筛查与监测靶器官损害和控制相关并发症。
10条推荐意见针对的是特定目标人群和临床情况的建议,包括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以及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的推荐中,指南对于非布司他(一种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降尿酸作用及应用作出了详细推荐:
1 针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的选择问题,指南推荐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为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推荐级别为1B,非布司他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2 针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时降尿酸药物的选择问题,指南推荐根据慢性肾脏疾病分期,个体化选择降尿酸药物及剂量,推荐级别为1C,而非布司他由于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脏和肠道双通道排泄,与其他降尿酸药物相比,其降尿酸效果及肾脏的保护作用更佳。
小结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制订的初衷即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临床决策依据,减少不恰当治疗,识别和规避潜在的有害治疗,提高治疗的规范性,并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相信该指南的发布并推广落地,将提高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的规范化治疗水平,并为患者带来福音。
转自中国信息导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