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曹瑾怡
在德国,每年约有26万人发生卒中[1]。既往研究显示,德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复发率较高,90天内的再住院率达10.3%,一年复发率接近10%[2]。据文献报道,50%~80%的继发性脑卒中事件可通过对高危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来预防[3]。然而,常规临床护理研究显示,德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VRFs)控制不佳,且尚无结构化的二级预防方案用于指导。
基于此,德国学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平行臂、整群随机、盲法终点评估的随机对照试验——SANO(The structured ambulatory post-stroke care program, DRKS00015322),旨在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卒中护理。通过建立跨部门多学科网络,根据高质量二级预防指南,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复杂干预措施,加强CVRF的控制以及减少卒中后结局事件的发生。Christopher Schwarzbach教授代表团队在今年的ESOC大会上公布了该项研究的结果。
SANO试验在德国30个具有急性卒中单元的地区展开,15个地区提供复杂的干预措施,另外15个地区提供常规护理作为对照。
主要纳入标准:
(1)≥18岁
(2)本次缺血性卒中前无严重残疾(mRS=0-1)
(3)至少存在一种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高胆固醇血症(空腹血胆固醇水平>200mg/dl)
糖尿病(静脉空腹血糖≥126 mg/dl或HbA1c≥6.5%)
目前吸烟
房颤
(4)首次缺血性卒中发作14天内
主要排除标准:
(1)本次卒中后严重残疾(mRS>3)
(2)患有严重认知障碍、失语或精神疾病
(3)无法参加后续随访
终点评估——入组后12个月
主要终点:
缺血性卒中后12个月内的复发性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肌梗死,以及任何原因死亡的复合结局事件。
次要终点:
(1)TIA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2)CVRF根据指南预定目标的控制情况
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
糖尿病:HbA1c≤7%或5.3 mmol/L
高脂血症:LDL<2.6 mmol/L(如存在冠心病LDL<1.82 mmol/L)并且服用他汀类药物
抗栓治疗:没有口服抗凝药指征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
吸烟:1年内未吸烟
饮食:每天至少摄入5种果蔬
体力活动:每周中度体力活动≥120分钟
(3)抗栓治疗的依从性
干预措施:
(1)建立跨部门多学科网络:
加强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GP)与卒中单元团队之间、各部门间和各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包括内科医生、心脏病专家、糖尿病专家、神经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支持团体,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营养师,戒烟师,体育团体,社工。
(2)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干预:
根据指南对患者进行CVRFs和生活方式的教育
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确定CVRFs的治疗目标
采用“动机访谈”支持患者对治疗目标的自我激励决策
专业的营养建议
发放“健康护照”,包含每位患者卒中的基本信息、CVRFs及其治疗目标
入组后定期跟踪随访
SANO试验于2019年1月10日至2022年12月20日共招募2791例患者(平均年龄67±11岁,38.1%为女性,中位NIHSS评分1分),1396人随机分到干预组,其余1395人分到对照组。两组基线数据平衡,CVRFs患病率相当。
主要终点(复合结局--复发性卒中、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干预组有64人(5.3%)、对照组有80人(6.2%)发生复合结局事件,与常规护理相比,干预措施并未改善复合终点的发生(aOR=0.95, 95%CI 0.54-1.67)。
主要终点的单一事件和TIA:干预措施未改善复发性卒中(aOR=1.03, 95%CI 0.53-1.99)、心肌梗死(aOR不可行)、全因死亡(aOR=0.61, 95%CI 0.26-1.46)以及TIA(aOR=2.05, 95%CI 0.81-5.20)的发生。
次要终点:LDL控制达标(aOR=1.65, 95%CI 1.22-2.22)、他汀类药物治疗(aOR=1.83, 95%CI 1.32-2.56),以及戒烟(aOR=2.82, 95%CI 1.58-5.04)更多在干预组中实现,但是两组间血压控制(aOR=1.08, 95%CI 0.73-1.59)、HbA1c控制(aOR=1.45, 95%CI 0.94-2.26)、体力活动(aOR=1.44, 95%CI 0.86-2.41)、抗栓治疗依从性(aOR=1.02, 95%CI 0.72-1.47)、饮食(aOR=1.51, 95%CI 0.92-2.46)及再住院率(aOR=0.99, 95%CI 0.73-1.37)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SANO计划在优化控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部分CVRFs方面有积极效果,但并未显著减少卒中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团队认为,12个月的随访期可能太短,无法证明结构化干预措施对复发性心血管事件有积极影响,并且需要考虑干预措施的潜在长期效果。此外,需要进一步评估结构化干预对卒中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其他潜在有利影响。
原创文章,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