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ESMO肺癌领域:韩宝惠教授团队披露最新三项研究进展

2021-09-23作者:cmt佳玲资讯
胸部肿瘤患者生存和照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原创

9月17日~21日,一年一度的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在法国召开。作为国际肿瘤学领域的盛会,ESMO大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肿瘤学最新研究进展。在此次年会中国共有18项口头汇报研究入选,其中包括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团队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




口头报告

研究题目及作者

DUBLIN-3(BPI-2358-103):普那布林/多西他赛联合或多西他赛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后进展的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二/三线治疗


口头报告者:韩宝惠 教授



幻灯片1.PNG


研究背景

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亚洲人群中约占60%,虽然免疫药物纳武利尤单抗在2015年被批准用于二线治疗,但目前的总体效果仍有待提高。


多西他赛也是较为常用的二线标准方案,但其疗效有限且骨髓抑制作用较强。普那布林是一种选择性的微管结合剂,能诱导体内树突状细胞成熟,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

研究设计及结果

DUBLIN-3是一项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559例患者,按1:1分别接受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或多西他赛单药治疗。

幻灯片5.PNG

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OS)期得到明显延长(10.5个月 对 9.4个月),而且2年OS率和3年OS率也提高了一倍,有10.6%的患者生存超过4年,相比之下单药多西他赛仅有5.3%患者OS期在3~4年之间。

幻灯片7.PNG

与此同时,联合治疗组的安全性也更好。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率仅有5.13%,低于多西他赛单药发生率(33.58%)。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提升18%)。


幻灯片11.PNG

研究结论

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的联合方案治疗效果较好,预期将为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二线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壁报展示

研究一

伏美替尼治疗初次接受治疗的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的NSCLC的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韩宝惠  教授


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突变类型,目前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较差,也没有很成熟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探索了高剂量三代EGFR靶向药物伏美替尼(240 mg)用于初次接受治疗的伴有EGFR基因20插入突变的NSCLC患者。

微信截图_20210918193726.png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10例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其中7例患者肿瘤缩小超过30%,且安全性良好。


微信截图_20210918194315.png


微信截图_20210918194005.png

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类型,此项研究结果将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这类患者的临床试验(伏美替尼)也正在进行,相信能有更多更好的结果造福肺癌患者。

研究二

联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预后及术后处理

第一作者:杨正宇  博士

通讯作者:韩宝惠  教授


混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C-LCNEC)是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与腺癌(AD)、鳞状细胞癌(SCC)等其他成分混合的一种肿瘤。C-LCNE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尚不清楚。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114例 C-LCNEC患者行手术切除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 


结果表明,在最终队列中,82例(72%)为 LCNEC合并腺癌(LCNEC/AD),32例(28%)为LCNEC合并鳞癌( LCNEC/SCC)。 LCNEC/AD更有可能发生在女性和年轻的成年人,伴有内脏胸膜侵犯和驱动基因表达。


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DFS)期、 O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37,P=0.852),而C-LCNEC患者接受手术后辅助化疗的DFS期和OS期较长,而含有依托泊苷类化疗在Ⅱ期或Ⅲ期患者的获益大于其他化疗方案。

微信截图_20210921132142.png

EGFR和ALK突变分别在5.8%(17/66)和6.1%(4/66)的 C-LCNEC患者中存在,但对靶向治疗反应良好。


研究表明,LCNEC/AD是C-LCNEC最常见的类型,不同组合成分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辅助化疗,特别是依托泊苷类化疗,是C-LCNEC术后的有利选择。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近年来随着新药和新治疗方案的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对于一些靶向治疗后进展和少见基因突变/肺癌类型的治疗仍需要加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将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通讯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沈胤晨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