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乙肝肝硬化患者如何尽快获得临床治愈以改善远期结局?

2021-03-1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乙型肝炎非原创


获得临床治愈可以极大改善慢乙肝患者远期结局,极大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来说,更应积极地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乙肝肝硬化伴随脾大患者行脾脏切除术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联合核苷类药物(NA)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51岁,已婚。

病史:于1998年体检发现HBsAg(+),脾大,当时未行相关诊治。2000年诊断为乙肝肝硬化,2004年因脾大行脾脏切除术,2011年1月-2018年1月口服替比夫定(LdT)抗病毒治疗。

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联合治疗开始时间:2018年2月

联合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血清学:HBsAg: 74.25 IU/mL; 

HBsAb: 0.16 mIU/mL;

HBeAg: 0.29 PEIU/mL; 

HBeAb: 0.94 PEIU/mL;

生化学:ALT: 38.27 U/L; AST: 29.8 U/L;

肝脏硬度值检测(Fibroscan):12.1 kPa;

腹部B超:肝脏弥漫性改变(符合肝硬化声像变化),慢性胆囊炎


治疗方案

PEG IFNα-2b+ETV

治疗过程




12周,HBsAg转阴,ALT、AST升高

HBsAg: 0.01 IU/mL; HBsAb: 6.97 mIU/mL;

ALT: 114.2 U/L; AST: 86.5 U/L;




24周,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

HBsAg: 0.01 IU/mL; HBsAb: 11 mIU/mL;




40周,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升高至100 mIU/mL以上

HBsAg: 0.01 IU/mL; HBsAb: 180.61 mIU/mL;




48周,HBsAb水平高达290 mIU/mL,停用PEG IFNα,继续ETV单药治疗

HBsAg: 0.01 IU/mL; HBsAb: 291.63 mIU/mL;


随访至64周,HBsAb维持高水平,ALT、AST复常

HBsAg: 0.01 IU/mL; HBsAb: 266.79 mIU/mL;

ALT: 31.49 U/L; AST: 31.3 U/L;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

微信图片_20210317143217.jpg

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10317143219.jpg

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10317143221.jpg



病例总结

该病例在长期NA经治后,采用与PEG IFNα联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经过12周便获得HBsAg清除,但仍然进行了48周的足疗程治疗,以提高HBsAb水平降低复发的同时更好地降低远期肝癌发生风险。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ALT急性升高的现象,且在停药后恢复正常,这与我们所了解的PEG IFNα治疗过程中ALT升高有利于良好结局的产生的结论一致。

综合评估患者的基线值、依从性及指标变化,可基本得出以下结论: HBsAg基线水平 < 1500 IU/mL、依从性尚佳、HBsAg滴度呈进行性下降者,有望实现慢乙肝临床治愈。

该患者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且脾大行脾脏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更应积极、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以实现药物经济学上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嵘炅 鲁晓擘 (指导老师)

文章首发自雨露肝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