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12条共识速览 |《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2024-12-30作者:壹生君资讯
非原创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我国认知障碍人群增长迅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6.04%(约1507万),MCI患病率约为15.54%(约3877万),SCD患病率约为12%~50% 。2015年我国AD患者总社会经济成本约1.03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大多数认知障碍尤其是神经退行性认知障碍通常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一旦进展到痴呆阶段,治疗困难。因此,早期开展脑认知健康筛查、评估、干预是认知障碍相关疾病防治的关键。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脑认知健康管理工作,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制定委员会自2023年2月组织了神经病学、健康管理学、老年病学、心理学、护理学和循证医学等领域的专家,针对脑认知健康的筛查、评估和干预等关键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证据分析与讨论,最终形成《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以下简称《共识》)。《共识》通信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唐毅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曾强教授



小编整理12条共识如下

供读者快速阅读学习




01

推荐在≥50岁全部人群中开展脑认知健康筛查(专家共识)。

02

在伴有痴呆危险因素、认知障碍家族史及SCD的人群中,筛查年龄可提前至40岁或根据个体化情况及早筛查(Ⅱa级证据,B级推荐)。

03

推荐使用MMSE进行痴呆筛查,MoCA进行MCI筛查(Ⅰa级证据,A级推荐);推荐计算机化筛查工具用于脑认知健康的神经心理学筛查(Ⅱa级证据,B级推荐);应重视对NPS的筛查(专家共识)。

04

对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推荐以下血液学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B1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等。必要时还需结合个人史进行梅毒、艾滋病、重金属、药物或毒物等相关检测(专家共识)。

05

推荐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均进行ApoE基因检测,用于发病风险评估和干预强度的分级(Ⅲb级证据,B级推荐);对明确有痴呆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有条件的机构进行PSEN1、PSEN2和APP等致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

06

脑认知健康的影像学筛查推荐首选头颅sMRI,建议同时采集海马斜冠状面图像,对于有磁共振检查禁忌者或所在机构无MRI设备条件时,可选择头颅CT检查(专家共识);对于高度怀疑AD的个体,有条件的机构可进行Aβ-PET、FDG-PET和Tau-PET等检查(专家共识)。

07

推荐对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进行认知障碍相关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受教育水平、听觉损害、创伤性脑损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吸烟与大量饮酒、抑郁状态、社交活动和身体活动缺乏等)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家族史等)进行全面筛查,为个体化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专家共识)。

08

推荐基于认知功能、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痴呆风险预测模型等脑认知健康筛查的结果,将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分层评估为疑似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高风险人群和认知障碍低风险人群(专家共识)。

09

在认知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推荐<65岁应用CAIDE评估痴呆发生风险(Ⅰa级证据,A级推荐),≥65岁者应用BDSI或ANU-ADRI评估痴呆发生风险(Ⅲb级证据,B级推荐)。

10

脑认知健康干预应遵循分层干预、个体化干预、综合干预和持续干预的原则(专家共识)。

11

主要干预内容推荐:积极推进健康生活方式(Ⅰb级证据,A级推荐);加强危险因素的管理(Ⅱa级证据,B级推荐);使用认知数字疗法进行多领域干预,改善脑认知功能(Ⅰa级证据,A级推荐)。

12

建议设置独立的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心,完善脑认知健康管理档案,分层随访,定期评估,动态监测,实施医疗机构和居家管理的联动(专家共识)。



本《共识》是国内首次对脑认知健康管理提出指导建议,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我国脑认知健康管理工作。由于目前对于国人认知障碍特别是在疾病早期的临床研究证据不足,期待本《共识》可以推进更多的国内多中心前瞻性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为今后共识或指南的修订提供更多证据,从而不断提高我国脑认知健康管理的水平。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神经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