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警惕:青霉素皮试阴性,患者仍可能过敏!

2020-11-1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病例回顾:


中年女性因皮肤软组织感染需抗感染治疗,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类)抗感染治疗,次日早晨查房患者出现全身散在皮疹,并逐步加重,颜面部出现明显的水肿、红色皮疹,局部有脱皮的表现。管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判定患者的过敏反应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关。


疑惑:


为什么青霉素皮试阴性的患者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依然会出现过敏反应?以后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还需不需要皮试?


让我们带着疑惑来了解一下青霉素皮试的相关知识吧!



01







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为什么要进行皮试


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青霉素类药物虽然使用广泛、优点诸多,但它却有一个显著的缺点——药物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即可发生,典型的症状包括喉头水肿、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很快出现昏迷等。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患者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因此,无论成人或儿童,无论口服、静滴或肌注等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均应进行皮试。停药72小时以上,应重新皮试。


02







皮试方法及结果判断


皮试方法:75%乙醇消毒屈侧腕关节上方三横指(1岁以下儿童二横指)皮肤,对乙醇敏感者改用生理盐水。抽取皮试液0.1毫升(含青霉素50单位),作皮内注射成一皮(儿童注射0.02~0.03毫升)。

结果判断:20分钟后观察,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1厘米(或比原皮增大超过3毫米)或局部红晕为阳性。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03







皮试结果的意义


青霉素皮试阴性,表示发生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风险较低,可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但仍有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风险,尤其在首次给药时。此外,青霉素皮试不能预测起性皮疹如严重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剥脱松解症,以及溶血性贫血、间质性肾炎等过敏反应。

青霉素皮试阳性提示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达50%(33%~100%,无阴性对照情况下假阳性率更高),不宜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但青霉素皮试仍有近半数为假阳性,且特异性lgE抗体可随时间衰减(半衰期10~1000天),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者50%在5年内不再过敏,80%在10年内不再过敏,这些患者今后仍可重复青霉素皮试,评估能否应用青霉素类药物。


青霉素皮试不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唯一措施,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给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备有抢救设备与药物、做好充分抢救准备同等重要。


04







青霉素皮试前注意事项


1、皮试本身亦可能导致速发型过敏反应,应有抢救设备与药品准备。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地救治;

2、应用抗组胺药物可能影响皮试结果,皮试前应停用全身用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等)至少72小时,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至少1周;停用鼻腔喷雾剂至少72小时;

3、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应停用至少48小时;

4、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影响对速发型过敏反应救治,皮试前应停用至少24小时,尤其是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


05







皮试中发生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


1、迅速中止皮试操作;

2、及时建立静脉通路;

3、予以肌内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肾上腺素,成人0.3~0.5毫升;儿童0.01毫克/千克,最大0.3毫升,每15~20分钟可重复);

4、吸氧及糖皮质激素等其他药物治疗。



06







酶抑制剂是否单独引起过敏反应


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使用普遍,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将过敏反应原因均归结为青霉素母核结构部分或外源性杂质,未提及酶抑制剂引起过敏反应问题。目前,国内外报道有关酶抑制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案例极少,但国外文献仍有报道,说明酶抑制剂过敏反应虽然少见,但还是个别存在,需要警惕。青霉素皮试阴性并不能代表这类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有专家建议在使用这类药物前应选择原药稀释后做皮试。


07







如何提高青霉素皮试预测准确率


逐步推广在青霉素皮试时设置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组胺阳性对照,在皮试液中加入青霉噻唑酰多聚赖氨酸、青霉噻唑盐和青霉吡唑酸盐等(这些物质为青霉素降解产物,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同时通过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密切观察,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测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风险的敏感率。



08







小结


  青霉素类药物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皮试”。由于皮试稀释液的刺激,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可设置生理盐水阴性对照。而有些患者由于过敏反应发生迟缓,虽然皮试结果为阴性,但在注射后数小时或数日后才会出现发热、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在输液过程中应进行监护或自我观察,输液结束后仍需留院观察30分钟,一旦发生身体不适(如有头晕、胸闷、出冷汗等情况),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略)

来源:岭南药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