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腹腔念珠菌病(intra-abdominal candidiasis)是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之一,主要包括腹膜炎和腹腔脓肿。
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有弥漫性/局灶性腹膜炎的症状或体征,常与细菌混合感染,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状,病死率为20%~70%。血液、引流液、导管、伤口渗液等培养有助于诊断,但从腹腔分离培养到念珠菌,尚需区分是污染、定植或感染。
通常认为以下情况应考虑腹腔念珠菌病:① 通过手术或经皮穿刺获取的腹腔渗液或坏死物(放置24 h以内的新鲜合格标本)直接镜检念珠菌阳性;② 念珠菌在胆管、内置导管,或腹腔内活检组织中培养阳性;③ 第二、第三类型腹膜炎患者血培养阳性。早期培养阳性率较低,念珠菌多部位定植和真菌G试验阳性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中等级,强推荐)。
腹腔念珠菌病治疗原则包括尽早应用抗真菌药物和紧急处理局部感染灶(高等级,强推荐)。对于原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念珠菌阳性患者,需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而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危因素的腹腔感染患者,其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为20%~40%。因此,对于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危因素的腹腔感染患者,若充分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时,尤其是有多部位念珠菌定植和真菌G试验阳性患者,或已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应尽快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同时清理腹腔感染组织并充分引流腹腔渗液(中等级,强推荐)。抗真菌药物治疗策略同念珠菌菌血症,药物选择根据菌种和当地念珠菌耐药情况确定(中等级,强推荐)。疗程取决于临床疗效和感染源控制状况,通常目标治疗疗程至少10~14d(低等级,强推荐),经验性治疗的初步疗效判定也需用药后至少3~5 d(低等级,强推荐)。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治疗(中等级,中等推荐)。
本文节选自《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