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消化内镜检查如何随访-胃镜篇

2021-09-2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非原创
01
为什么需要随访?


随访有助于医生对病情进展进行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并制定下一步的诊治策略。可以说,随访是对疾病的诊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一定要重视随访的作用。


02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胃镜随访?


胃镜随访,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定期做胃镜复查。那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呢?

1. 胃镜病理提示存在病变的患者。

2. 胃镜治疗后需要复查的患者。

3. 胃镜病理结果正常但是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存在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高盐饮食等。


03
如何制定随访策略?


确定需要随访之后,如何制定随访的时间间隔呢?


根据一:活检病理报告


活检病理报告上常见的诊断分类为: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程度从轻到重分为:-/+/++/+++。目前已有一些指南对于随访的策略做出了说明。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活检有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1年左右随访1次,不伴有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酌情内镜和病理随访。


欧洲胃癌前病变管理指南(2019)

  1.重度萎缩患者每3年接受一次胃镜随访,其中伴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可每1~2年接受一次随访。

  2.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每3~5年接受一次胃镜随访。


对于有异型增生的患者往往存在肿瘤性病变,需要在短期内进行内镜精查(包括图像增强内镜、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等)进一步评估,从而制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根据二:内镜医生的评估 

那么只要根据病理报告就能知道是否需要随访吗,当然不是!因为活检仅仅是局部的,不能代表整个胃的情况,这需要专业的内镜医生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制定合理的随访时间间隔。


① OLGA/OLGIM分期

萎缩程度和范围国际萎缩小组提出萎缩和肠化生的程度、范围的分期分级标准,即OLGA/OLGIM分期系统,该分期有利于胃癌风险分层。


② 胃镜下表现

虽然指南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对随访策略进行了指导,但是内镜医生的内镜下评估仍是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之一,在胃镜下可以对胃黏膜有最为直观的评估,不仅可以判断萎缩的程度和范围,还可以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或除菌的治疗效果,并且是内镜医生决定了活检部位。这些都能对制定随访策略有较大的帮助。


根据三: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

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表1),该系统包含5个变量,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胃癌低危人群(0~11 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


微信图片_20210915144739.jpg

根据不同危险人群提出早期胃癌筛查建议

微信图片_20210915144741.jpg

总之,如果胃镜检查提示存在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切莫慌张,没必要短时间内多次反复胃镜检查,谨遵医嘱进行胃镜精查、随访或者治疗即可;而如果胃镜检查病理结果正常,也不能过于高枕无忧,尤其是年龄较大、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还是要根据内镜医生综合判断进行内镜随访。


作者:曹佳

文章首发自至英消化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