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刘锐
1)颅内动脉图像质量评估:
根据病变处血管壁边缘、管腔及管壁结构显示的清晰程度,将图像质量分为 3 级:
1 级,血管的外界和管腔均不能辨认;
2 级,血管的外界和/或管腔有部分显示不清,但不影响对斑块特征的分析;
3 级,管壁结构、管腔及血管外界显示清晰。
2)颅内动脉斑块特征分析
与颅外颈动脉斑块 MR 评估不同,颅内动脉由于血管细小,管壁较薄,而且颅内动脉位于颅内深部,周围缺乏脂肪的衬托,部分血管紧贴脑组织表面,因此,对于颅内动脉斑块的 MR 评估,不能做到像颈动脉斑块那样分析斑块内的各种成分及纤维帽的状态。颅内动脉斑块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斑块的形态:偏心性斑块定义为斑块累及范围小于管壁环周的 75%,或斑块受累管壁最薄处的管壁厚度小于最厚处管壁厚度的 50%;向心性斑块定义为斑块累及范围大于管壁环周的75%,并且斑块受累管壁最薄处的管壁厚度大于最厚处管壁厚度的 50%。
②斑块的分布:在斑块所在位置垂直于血管长轴的横断面上,以管腔中心为圆心将血管截面等分为 4 个象限,大脑中动脉各个象限中的血管壁分别为上壁、下壁、腹侧壁(前壁)及背侧壁(后壁),基底动脉则为腹侧壁、背侧壁及左右侧壁。当斑块累及超过一个象限范围时,选择管壁最厚处所在的象限作为斑块的分布壁。
③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出血是可以通过磁共振进行评估的颅内动脉斑块成分,而斑块的脂质坏死核及斑块内的小钙化都难以通过现有的 HR-MRI 评估。颅内动脉斑块内出血表现为 T1WI 上高信号,T2WI 上低信号或高信号。
④斑块的强化程度:以垂体柄的强化为参考,将斑块的强化程度分为明显强化、轻度强化和无强化 3 种类型:强化程度高于或等于垂体柄强化时定义为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弱于垂体柄强化则定义为轻度强化,与平扫 T1WI 相比无明显变化则认为无强化。斑块明显强化提示斑块不稳定。
⑤管腔狭窄程度:通过使用下面的公式比较狭窄部位(D 狭窄)的血管直径与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直径(D 远端)来评估管腔狭窄程度:%狭窄 =(1-(D 狭窄 / D 远端))×100%。
来源:第67病区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 LGI1 抗体相关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中国卒中学会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筛查的科学声明》在线发布
ISC 2022前沿速递|应用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影响的性别差异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血栓预防及血栓形成的治疗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院前和初始医疗系统的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Lancet:静脉溶栓替奈普酶(0.25 mg/kg) VS 阿替普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