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李锐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与我国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刘润皇教授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发表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并在该期刊官网上作为头条发布,影响因子为51.598,中国科学院分区1区。
该研究对比了内镜吻合夹系统(OTSC)与标准内镜止血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的疗效,旨在为消化道出血患者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
AIM期刊官网头条发布
研究背景
内镜下止血术是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基石。目前内镜下止血的标准术式是使用止血夹或电热钳,联合或不联合稀释肾上腺素。但上述两种方式的失败率均接近10%。内镜下止血术后再出血将增加死亡风险。数据显示,需要手术的再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为30%。
对于严重的消化道出血,传统内镜疗法包括局部注射止血药物、电凝烧灼止血等,但依然会有部分病人面临再次出血的风险。一旦止血失败,往往需要外科急诊手术,甚至可能接受胃大部切除手术。
内镜吻合夹(OTSC)装置由于独特的机械设计,可以牢固地夹闭出血血管,显著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风险,就相当于一只伸入胃内的“鹰爪”,精准、快速、可靠地实现治疗效果。
什么是内镜吻合夹系统
内镜吻合夹(OTSC)的主要部分是镍钛合金金属夹,具有形状记忆性,安装在内镜头端,通常被用来进行内镜下黏膜缺损的全层闭合以及止血。当其闭合时,可对出血血管形成有效压迫。OTSC的在位率高,可有效防止止血夹移位导致的再出血,主要用于非静脉曲张引起的严重或难治性出血。
研究过程
此项研究自2018年开始,共招募了190例受试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比了OTSC与标准内镜止血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的疗效。
结果显示:标准治疗组和OTSC治疗组的30天再出血率分别为14.6%和3.2%;止血失败者分别为6例和1例;需要进一步干预者分别为8例和2例;30天内死亡分别为4例和2例。本次研究表明:相比于标准的内镜下止血术,以OTSC作为首选止血方式可降低NVUGIB患者的再出血风险。
试验流程图
OTSC应用于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伴出血(左: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及裸露的出血血管;中:一个OTSC安装于透明帽上并包裹裸露血管;右:OTSC将血管“夹紧”)
AIM期刊发表社论并评价道,随着新型内镜方法OTSC的出现,NVUGIB患者的治疗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内镜医师应该接受OTSC的使用培训,因为其不仅适用于消化道黏膜的全层封闭,还可进行止血治疗。OTSC的超范围止血适用于因持续或复发性出血导致的NVUGIB在标准内镜下止血术治疗失败的案例。
2015年我院消化内科内镜微创诊疗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OTSC技术,主要应用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创面闭合、消化道瘘口夹闭等,相关研究论文先后发表在GIE、Surgical Endoscopy、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并获得2021年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李锐教授代表团队在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及手术演示。本次OTSC作为NVUGIB一线治疗临床应用论文的发表,将为消化内镜团队进一步聚焦临床,聚力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作者:消化内科 潘汉超、张思越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