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薛亚军医生:TCT2018是场不同寻常的科学盛会|TCT现场速递

2018-09-25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会议
TCT2018介入

9月21日-25日,全球介入心脏病学顶级学术会议——2018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2018)于美国SAN DIEGO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内科  薛亚军

薛亚军_meitu_1.jpg薛亚军副主任医师

本次大会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万2千余名专业人土参会,大会内容涵盖了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先后展示了大约1500篇文摘,600 多个挑战性的病例,30余项重磅级的“介入研究”,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COAPT研究

本届TCT最重量级、最令人期待的COAPT研究结果终于在当地时间9月23日上午10点公布,鼓舞人心的结果现已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及报道,也许是因为一个月前,在ESC上公布的MITRA-FR研究,结果令人失望,一时间,COAPT研究激起了全世界诸多同行对心衰合并二尖瓣反流(MR)这一课题更多的期待。

COAP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入选美国和加拿大78个中心614例心衰合并3至4级继发性MR的患者。

两年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治疗组再住院率为67.9%,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组为35.8%,相对下降了47%(P<0.001);药物治疗组死亡率为46.1%,MitraClip组为29.1%,相对下降比为38%(P<0.001),MitraClip组非常显著地优于药物治疗组,COAPT 研究给人们带来令人振奋的结果。

研究公布现场,Gregg W.Stone教授每报告一项结果,全场专家就给予一次热烈的掌声,主席台上及现场的很多专家纷纷表示,COAPT研究不仅仅是二尖瓣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研究,也是心衰领域的一个革命性研究,其结果不但证明MitraClip的有效性,也证明了二尖瓣介入治疗心衰合并MR的有效性,是全球二尖瓣介入器械研发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

会后,国内介入大咖们也陆续对COAPT研究进行了解读并表示认同,希望利用COAPT研究结果,引领中国介入学界积累我们自己更多的临床试验证据。

LEADERS FREEⅡ研究

不过,另一研究结果的公布似乎更令我兴奋,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Mitchell W. Krucoff教授在TCT2018最新临床试验速递(Late Breaking Trials,LBTs)主会场上,报告了LEADERS FREE II研究,药物涂层支架DCS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应用的关键性研究的初步结果。

我们知道高出血风险患者在冠心病行PCI术患者人群中的比例至少达20%,但由于其合并病症复杂,治疗风险和临床试验难度高,长期以来被各种临床试验排除在入组样本之外,临床上则长期只能以金属裸支架(BMS)进行治疗,而国内BMS几乎绝迹。

以BioFreedom DCS支架为主体开展的LEADERS FREE和LEADERS FREEⅡ研究,却专门针对这一人群的治疗难题,其所纳入的全部患者至少有一项高出血风险,旨在为这一人群提供一个替代BMS的策略,即以无聚合物BA9药物涂层支架(DCS)联合超短时间一个月DAPT进行治疗:在保证高出血风险患者安全性的同时,享有药物涂层支架在降低再狭窄率等方面的临床预后优势。

研究在欧洲和北美多个中心开展,共纳入1,203例接受DCS植入术的患者,对照组直接采用LEADERS FREE研究中的BMS组,纳入完成12个月随访或者死亡的患者1,189例(98.2%)。

研究结果证实有效性方面,DCS组和BMS组的TLR率分别为6.1%和9.3%(HR 0.63,95% CI:0.45-0.87),达到优效性(P=0.005),次要有效性终点紧急TLR、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和任何血运重建率DCS组均显著低于BMS组(图1)。

在出血事件方面,随访1年,DCS组和BMS组BARC定义的出血事件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我国人群较西方人群具有更高的出血风险,LEADERS FREE II研究启示我们,探索DCS在我国患者中的获益可能更具意义,希望BioFreedom™无聚合物BiolimusA9™药物涂层支架早日来到中国。

配图1.jpg

“感人瞬间”——为而立之年的TCT“庆生”

除了学术上的获得外,TCT2018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当地时间22日上午9:30,TCT 2018举行了专场庆祝活动——“TCT 2018-30th Anniversary”,以庆贺自己的30岁生日。

但活动时间非常短暂,大屏幕播放几位TCT大师的感言后,TCT联合创始人、TCT主席Gregg W. Stone教授与TCT联合创始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Martin B. Leon 教授的先后发言,前后时间只有6分钟(所以我称之为“瞬间”)。

没有人们所期待的恢弘的纪念场面,但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而庄重,Martin B. Leon教授含着泪水发表了演讲,谈到30年来,TCT从曾经的少人问津到如今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万2千余名心血管介入领域专业人土参加,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了介入医师的临床实践水平,并对继续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医师能够加入TCT,TCT将一直鼓励在介入领域追求创新和满怀热情的优秀医生。

看着Martin B. Leon 教授当年创办TCT时年轻英俊的照片到如今满头金发变成了银发,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些用毕生精力奉献给医学事业的大佬们,如今我们是站在这些前辈们肩膀上享受几近成熟的介入时代,怎能不努力继续前行!

配图2_30年现场.jpg

TCT2018上的“中国之声”

当然,这次会议中更多的“中国之声”,越来越多熟悉的“中国面孔”,让我备受鼓舞。

9月23日,高润霖院士和陈韵岱教授代表中国专家分别汇报了RESTORE CHINA系列研究结果:RESTORE SVD(小血管疾病)研究结果和RESTORE ISR(支架内再狭窄),展现了冠脉药物涂层球囊(DCB)临床研究的中国力量,两项研究均成功入选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并且在TCT大会期间同期发表。

在Keynote Interventional Studies专场,沈阳军区总医院徐凯教授受韩雅玲院士委托于TCT现场报告了I-LOVE-IT 2研究5年的随访结果,首次证明新型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SES支架的5年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证明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SES支架术后6个月双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不能耐受长期双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选择,I-LOVE-IT 2研究的12个月及18个月结果分别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及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

在Keynote Interventional Studies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现场发布了NeoVas随机对照试验3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最新结果,本次发布的结果是迄今为止,全球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的随机OCT、FFR亚组分析结果,证实了可吸收支架较金属支架为患者靶血管长期修复带来的明显收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于TCT2018中国专场分享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新器械的报告,VitaFlow和VenusA-Valve是国产自扩张瓣膜,更适用于瓣膜钙化程度高的中国人群,Dry Tissue Valve是预装载的瓣膜,涵盖多种新设计,将可能引领新一代瓣膜技术的发展,基于良好的临床试验结果,使得中国技术在国际舞台成功亮相。

9月23日中午,LBCS专场上,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报告了以我国原创技术开展的PADN-5研究成果,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可显著增加混合型毛细血管前和后肺动脉高压(CPC-PH)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临床恶化终点事件的发生,PADN-5研究全文同步发表在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杂志。

9月24日上午,张俊杰教授代表陈绍良团队在LBTs4专场发布了ULTIMATE研究结果,提示血管内超声(IVUS)不仅能指导PCI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支架置入效果,IVUS在all-comes患者的介入治疗中,IVUS指导组患者术后1年靶血管失败(TVF)发生率2.9%,明显低于造影指导组(5.4%;p=0.019),两组患者1年的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梗(TV-MI)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无统计学差异。张教授表示我们更长时间继续观察5年后终点事件,该实验结果同步发表在JACC on-line。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刘丽文教授团队就LIWEN这一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创新性治疗术式亮相TCT,引国内外同道广泛关注,相关成果也即将发表在JACC杂志。

另外还有9月21日TCT2018“The Best Intervention from China”专场大会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以及9月24日上午Special Sessions“Best practices of contemporary in China”,不仅国内同道关注,同样吸引了很多国外的专家同道前来聆听,感受中国介入的力量。

Trainging展馆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还有一项活动让我流连忘返,就是在今年TCT专门推出新的“训练营”活动,是由八个展馆组成, 提供包罗了如何使用心脏 CT,复杂血管成形术, 心脏及血管解剖,二尖瓣修复以及今年最为流行的Copath Vascular Robotic System(血管机器人)操作等。

其中心脏及血管解剖训练室最为印象深刻,各种类型心脏疾病致死后的患者的心脏,被福尔马林固定后经过细致的加工和解剖,清晰的暴露原发疾病特点,有因主动脉夹层疾病以及夹层后置入支架,支架仍然清晰可见,做过TAVR的、主动脉重度钙化的、二尖瓣修补术后的,不同冠脉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肥厚型心肌病、各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每一份标本都注明了患者生前的的基本资料及病例特点,死亡发生的时间、环境及地点等,以及病理解剖特点,让我们对各类心血管相关疾病一目了然,我先后触摸了实验室内所有的心脏及血管,记忆深刻,可能待得时间有点久,到了晚餐时,鼻子里还是难以挥去的福尔马林味道。

配图3_Trainging.jpg

4天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TCT2018留给我们太多的记忆,SAN DIEGO每日晴朗的天空,今天却转变为阴天,遮挡住了比国内晚来一天的中秋节月光,也就在这一天,结束了我难忘的美国之行,带回去“沉甸甸”的试验结果、新技术、新方法和对未来的想法。此时的我,只想对着太平洋对岸的祖国大声喊上一句:“祖国,我们回来了。”

作者简介

薛亚军,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五部,承担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