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我国进入乙肝临床治愈时代,不同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研究成果显著

2024-05-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5月18日,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以“聚中国智慧,共绘慢乙肝临床治愈新蓝图”为主题在福建厦门盛大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


近年来,慢乙肝防治指南与共识不断更新,扩大了抗病毒治疗人群,同时慢乙肝临床治愈循证医学证据逐步丰富,不同类型乙肝人群临床治愈及相关科学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大会合影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致辞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致辞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致辞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致辞


重视筛查 扩大治疗 降低肝癌和乙肝相关死亡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我国在乙肝防治方面有了显著成效,但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乙肝诊断率只有22%,治疗率仅17%,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90%诊断率和80%治疗率仍差距甚远。


我国乙肝防治指南均建议开展乙肝筛查,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中或就医时进行筛查。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对一般人群应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查。


近年来,指南和专家意见逐步扩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30岁以上或者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只要乙肝病毒阳性,都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其他乙肝病毒阳性者,转氨酶持续高于正常值的也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那么,慢性乙肝治疗还能再扩大吗?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表示,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基础上,还能再扩大治疗的患者包括:转氨酶正常但数值偏高的慢乙肝患者;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有合并感染、并发症的慢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乙肝表面抗原消失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研究显示,这些患者肝癌、肝病和死亡风险都比较高。



图片2(1).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


“目前,我国乙肝相关肝癌的疾病负担仍然严重,因此积极的乙肝防治措施尤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在发言中介绍说,2022年,全球肝癌的新发人数为86.5万,死亡人数为75.8万。我国肝癌的新发人数为36.8万,死亡人数为31.7万,均占全球近一半,而中国超过92%的肝癌由乙肝病毒引起。


慢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使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降低。谢青教授表示,研究显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肝癌风险,核苷类药物可降低50%的肝癌发生风险,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进一步降低90%的肝癌发生风险。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治疗策略,可为慢乙肝患者提供双重获益——临床治愈和预防肝癌。且越早临床治愈,肝癌发生风险越低。


慢乙肝进入临床治愈时代 不同乙肝人群研究成果显著


在过去,乙肝被普遍认为无法治愈,要终生携带病毒。随着研究的深入,乙肝临床治愈概念被提出并被国内外肝病专家认可,一旦获得临床治愈,肝癌风险等同于健康人群水平,抗病毒药物也有望停用,患者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




图片3(1).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


那么,到底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我国乙肝临床治愈情况如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介绍说,乙肝临床治愈是指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乙肝e抗原阴转、伴或不伴抗-HBs出现,肝功能保持正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肝脏组织学有其他病变。多项研究证实乙肝临床治愈后肝癌累积发生率低至1.5%左右。


王贵强教授还为我们分享了不同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的现状。首先,核苷经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超过了30%。全球样本量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珠峰项目”截至目前,已入组患者超过3万例,项目5年阶段性数据显示,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的慢乙肝优势患者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超过30%的患者可达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其次,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态人群,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68周的临床治愈率超45%。此外,孕妇、免疫耐受期患者、不确定期患者的临床治愈研究也取得良好的成绩,慢乙肝孕妇产后治疗48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超40%,47%的免疫耐受期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可将至3000 IU/mL以下,不确定期患者治疗48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达35.8%。


关于儿童乙肝的临床治愈情况,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为我们带来了震撼的消息,婴儿期启动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率超过90%。王福生院士表示,儿童乙肝经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优,且年龄越低临床治愈率越高,低龄是乙肝患儿实现临床治愈的优势因素,所以,婴幼儿应尽早抗病毒治疗。




图片4(1).pn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乙肝临床治愈进展,造福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等单位已在全国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超过百家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实现乙肝诊疗、临床治愈网络广覆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介绍说,中国乙肝感染者很多,分层、规范化全程管理很必要,目前,北京、广州等地医院已陆续开通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将为乙肝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项目还将搭建国家级的专病数据库等。


积极推进消除肝炎危害行动 助力消除肝炎危害目标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表示,尽管当前中国已具备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主要条件,但要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目标,“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依旧是防治肝炎路上的拦路虎。消除肝炎危害行动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协作机制。


海南省人民医院林锋教授


在会上,我们欣喜地获悉,我国海南、福建、广东等省份已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海南省人民医院林锋教授表示,截至2024年5月,海南19岁及以上常住人口757.3万,累计开展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筛查484万人,筛查率为63.9%,初筛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6.1万人,已确诊慢性乙肝患者3.6万人,其中已建档29181人,建档率为82%;开始抗病毒治疗17566人,治疗率49.4%。2024年海南省财政安排700万元用于乙肝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同时,将20~40岁无乙肝免疫保护人群的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纳入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高海兵教授


“乙肝筛查,对肝硬化、肝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高海兵教授表示,2022年9月,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医保局联合印发《福建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规范治疗项目试点方案》,截至2024年5月13日,完成乙肝早筛180.1万人,筛查完成率71.1%。在11.5万阳性人群中,已有6.7万完成了诊断评估,整体评估率58%。


图片5(1).png

广东省卫健委疾控处副处长林志祥


此外,广东省政府在2024年也启动了广东省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



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圆满落幕,展示了我国在乙肝防治领域的显著进步,特别是在乙肝临床治愈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彰显了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的成效与希望,为乙肝患者带来了更多治愈的希望,并鼓励各方继续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乙肝防治事业的发展。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供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