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术后能不能运动?”“会不会让癌细胞扩散?”“我身体太弱,动不了。”这些是不是您或身边肠癌患者在康复路上常常有的担忧?传统的观念可能告诉我们,大病一场就该好好休息。然而,科学前沿正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一项来自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重磅研究给出了答案:适量、科学的运动,不仅安全,还能显著降低肠癌复发率,大幅延长生存时间。
这项研究耗时15年,纳入了近900位接受过结肠癌手术和辅助化疗(如FOLFOX或CAPOX)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周进行规律、结构化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持续3年;一组仅获得健康教育资料,不做特殊运动干预。 研究的目的是看运动能否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即没有癌症复发、新发或死亡的时间)和“总生存期”(指从诊断到死亡的时间)。
平均随访近8年后,研究发现:运动组患者的癌症复发风险显著降低,5年无病生存率比不运动的患者高出6.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同样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坚持运动的,每100人里就能多挽救6位免于复发(图1)。更让人惊喜的是,长期坚持运动,能让生命更有保障。运动组患者的8年总生存率比不运动的患者高出7.1个百分点,这说明,运动不仅能减少复发,更能实实在在地延长患者的宝贵生命(图2)。
图一:运动组与健康教育组5年无病生存率对比
图二:运动组与健康教育组8年总生存率对比
这项研究明确告诉我们:规律的、有计划的运动,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它更是一种有效的“抗癌疗法”。研究团队认为,规律运动的抗癌作用并不神秘,可能涉及下面多个机制:
1.增强免疫力:运动能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更好地识别并清除体内残存的癌细胞,就像给我们的免疫军队“加油打气”,让它们更有战斗力。
2.改善身体机能:化疗往往会让人感到疲惫,身体虚弱。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体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研究中,运动组患者普遍反映身体状况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3.调节代谢环境: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体内炎症水平。这些因素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健康的身体内部环境,不利于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中的目标是:每周增加“10 MET-小时”的运动量。
这项运动计划不算难,普通人经过适应后可以完成。其中提到的 “10 MET-小时”是衡量运动强度和时长的指标,MET 值代表运动强度,10 MET-小时可以通过不同的中高强度运动组合实现,比如每周3次、每次50分钟的快走(快走1小时约4 MET-小时),或者每周4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慢跑1小时约8 MET-小时),也可以是游泳、骑自行车等自己喜欢的运动,只要累计达到相应的强度和时长即可。
整个过程中,不用纠结必须 “完美达标”,哪怕每周少一点,只要比自己之前动得多,坚持下来就能接近研究中的运动效果!
虽然运动好处多多,但我们也要强调:动起来要科学,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听从医生建议: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了解您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运动,以及适合的运动强度和类型。
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可以从简单的快走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选择合适的运动:研究中提到的主要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合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或拉伸。
注意安全: 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休息。研究中也提到,运动组患者的肌肉骨骼问题(如肌肉酸痛)发生率略高,但多是轻微且可控的。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这些风险都能有效降低。
“运动不是药,但效果堪比药。”这项研究表明,对于完成术后辅助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结构化运动计划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运动,不再仅仅是兴趣爱好,它已然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朋友们,不要再犹豫了!在专业指导下,积极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请将这份充满希望的信息,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动!
来源: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大肠癌诊疗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