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提供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胃肠外科 张晟
点评专家:宁波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严志龙教授
患者男性,58岁,主诉“上腹胀伴恶心呕吐1月余”。鼻咽癌病史5年,行放化疗。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胃角巨大溃疡,病理示低分化腺癌。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37×109/L,NEUT 3.54×109/L,LYM↓1.01×109/L,Hb↓110 g/L。炎症因子组合:IL-6 ↑ 11.75 pg/ml (<7.0),hsCRP↑ 11.8 mg/L,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为↑3.5。
影像学检查:CT示①胃窦壁不均匀增厚强化,幽门部管腔狭窄(图1),肝胃间隙淋巴结增多增大,胃内容物潴留;②肝左外叶结节状稍低密度影;③肝右后叶囊肿。
图1 CT
营养状况评估
患者BMI 17.4 kg/m2;前白蛋白↓153 mg/L,预后营养指数(PNI)为43.05 (>50),营养风险指数(NRI)89.4 (>97.5);NRS2002评分为5分,PG-SGA评分为12分。
初步诊断
胃癌合并幽门梗阻
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受损
炎症反应状态
治疗方案及预后
外科手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胃空肠吻合(BII式)。手术时间175分钟,出血量20 ml。术后病理为低分化腺癌,侵入浆膜下,病理分期为 pT3N0(0/27)M0,IIA期。
免疫支持:术后胸腺法新针(日仙达)皮下注射,一周二次。患者术后2周,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图2)。
图2 患者围术期淋巴细胞计数变化
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7天后出院。
诊治体会
在本例患者的治疗中,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评估,针对其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受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围术期营养及免疫支持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胃癌患者的免疫支持治疗,还有多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如免疫支持治疗提至术前,是否有利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要更好地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评估,哪些是方便可靠的指标?如何对免疫功能受损人群进行危险分级,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发症风险及生活质量有何不同?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答案的明确,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支持治疗的应用也会更加优化。
点评专家:宁波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严志龙教授
胃癌是异质性很强的肿瘤,目前免疫治疗是胃癌的热点,胸腺肽α1能够增强机体天然免疫,使得肿瘤细胞更易被T细胞识别并杀灭,从而提高机体固有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认为胸腺法新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时免疫功能、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在本病例中发现术后早期应用胸腺法新能够有效逆转胃癌术后的免疫抑制状态,对防治胃癌术后微转移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