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uminal B MBC——大连大学中山医院,金泽宇

2024-07-13作者:CMT快讯经验
乳腺癌

                          基本资料

性别:

年龄:63岁

婚姻状况:已婚

生育状况:G2P2

主诉:左侧乳腺癌术后3年余,内分泌治疗中,自觉左侧锁骨上肿大1周

现病史:患者2014年于我院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IDC II级,T:2.5cm,腋窝淋巴结I组7/21枚,II组5/6枚,III组2/3枚转移癌,免疫组化ER(90%,强+),PR(5%,中+),HER2(0),Ki67(30%+)。术后予以AC-T化疗,放疗,AI内分泌治疗至今。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侧从锁骨上肿大1周。起病来,患者神清精神可,夜眠胃纳可,二便无殊,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家族史:否认既往乳腺癌及遗传疾病相关家族史。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左乳缺如,右乳(-),双侧腋窝淋巴结(-),左侧锁骨上窝可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cm,质硬,界清,活动可;右侧锁骨上(-)。

实验室检查:

image.png

影像学检查:

乳腺US:image.png

image.png

胸部CT:

image.png

image.png腹部CT:image.pngimage.png肋骨CT:image.pngimage.png

入院检查:

转移灶活检

2017.09.11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

术后病理:见转移癌,结合HE及IHC符合乳腺来源。

免疫组化:ER(90%,强+),PR(10%,中+),HER2(0),Ki67(25%+)

头MRI、腹部CT增强未见转移灶

确定诊断:

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浸润性导管癌IV期rpT2N3cM1(双肺、右侧胸膜、纵隔、右侧肋骨)

分子分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与原发灶相同)

治疗方案:

内分泌治疗

2017.10起行氟维司群治疗

氟维司群 500mg 肌肉注射 q4w 

骨改良治疗

唑来膦酸 4mg ivgtt q4w

2017.12复查:

乳腺US

image.pngimage.png

胸部CT:image.png

image.png

肋骨CT:image.pngimage.png

疗效评估:SD

继续予以氟维司群内分泌治疗+唑来膦酸骨改良治疗

规律随访

2018.04复查:

胸部CT:image.pngimage.png

乳腺US:

image.png

2018.07复查:

胸部CT:

image.png

image.png

乳腺US:

image.png

SD

2018.10复查:

胸部CT:image.pngimage.png

乳腺US:image.pngSD

2019.01复查:

胸部CT:image.pngimage.png

乳腺US:image.png

2019.04复查:

主诉-胸闷喘憋

胸部CT:image.pngimage.png

乳腺US:

image.png

腹部CT:image.pngimage.png

胸水US+胸腔穿刺引流

image.png

术后复查胸部CT:image.png

image.png

疗效评估:PD

HR+MBC氟维司群单药一线内分泌治疗PFS:19M

患者出现内脏转移症状,后续治疗方案改为化疗

OS尚未达到,规律随访中

病例总结:

1.病史小结:

Luminal B(HER2阴性)型乳腺癌,IIIC期pT2N3M0

术后AC-T辅助化疗,放疗,AI治疗中

AI治疗中出现多发远处转移(双肺、右侧胸膜、纵隔、右侧肋骨)

考虑内分泌治疗AI继发耐药,换用氟维司群

作为MBC一线治疗,本例患者单药氟维司群DFS:19个月

2.指南&循证医学证据

CSCO 2018

image.pngNCCN 2017 image.pngNCCN 2020image.png

2020ESMO

ABC5

image.pngCONFIRM研究image.png

China CONFIRMimage.png

3.基于2017年药物可及性问题以及当时循证医学证据限制,AI耐药的HR+MBC,晚期一线治疗办法不多,氟维司群是一个可及的选择。

4.对于HR+MBC患者,内分泌治疗 or 化疗作为治疗阶段性的Backbone选择很重要,对于肿瘤进展缓慢、既往内分泌治疗获益的HR+MBC患者,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对于疾病快速进展、内脏转移较重的HR+MBC,优先考虑化疗。

以本例患者为例,新发双肺、胸膜、纵隔转移但患者耐受良好,未见明显症状的,予以内分泌治疗作为全身治疗Backbone;当患者疾病进展、胸膜转移加重,胸水增多、患者出现明显喘憋症状时,优先考虑化疗。

5.在2020年的今天,CDK4/6i,HDACi,PIK3CAi……内分泌靶向治疗药物层出不穷,不论是PALOMA-1,2、MONALLESA-2提示的CDK4/6i+AI方案,到PALOMA-3提示的CDK4/6i+氟维司群方案,还是ACE提示的HDACi+AI方案,都已经在HR+MBC的内分泌治疗中为患者提供了多重选择,内分泌治疗来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对于HR+MBC,目前也有数据显示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CDK4/6i,HDACi)的效果令人满意,也有专家认为即使对于一下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如伴有内脏转移),内分泌+靶向治疗也可以作为选择。

Lightening the lightness → 副反应尽量低

Strengthening the strength → 效果尽量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