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半年150万元培训费,值吗?

2018-05-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神经外科

近日,国内著名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孙成彦教授领衔的上海壹博医生集团与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签订了一份“巨额”培训协议:该院派出一名医生到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学习脑瘫、偏瘫外科诊疗技术,培训时间6个月,培训费用为150万元。许多行内外专家、人士对于如此高额的培训费,纷纷提出质疑:培训费可以这么高吗?

对于150万元的高额培训费,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创始人孙成彦坦率向记者表示,他听到的99%的声音是反对意见,尽管如此,他依然坚信医生的技术是无价的,应该被重新定义。不可否认医生集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正在扭转社会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医生的价值。更多患者愿意自费在医生集团接受好的技术和好的服务。他笑称:“我们的手术定价一点都不低,但还是一床难求”。医生集团的技术变现途径是不是只能靠提供医疗服务?把技术直接“卖出去”是否也是一条途径?但既然是“卖”,就要让买方觉得“物有所值”。

据孙成彦介绍,壹博医生集团这份价值150万的“天价”培训费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买方”医院派出一名医生到上海壹博医生集团进行为期6个月的脑瘫、偏瘫外科诊疗技术,其中包括40个课时的理论授课,以及门诊、病房带教和手术操作的实践教学;该名医生掌握70%左右技术就可以返回当地医院,壹博医生集团再派出自己的医生到当地医院进行20台手术指导,由进修医生主刀,医生集团负责监控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孙成彦强调:“这种模式类似国外的专科培训。其实,这名医生在这6个月期间完全可以掌握全部的技术要点,但脑瘫、偏袒肢体残疾患者是比较特殊的人群,剩下的那30%是为了确保手术的操作规范和医生的爱心程度。”

图片说明 脑瘫专家、该集团发起人及首任CEO、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成彦博士(左一)带领集团医生做手术时场景 _7952.jpg

图 脑瘫专家、壹博医生集团发起人及首任CEO、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成彦博士(左一)带领集团医生做手术

据悉,目前我国地市级医院医疗技术需求旺盛,全国仅脑瘫患者就有600多万,而且脑瘫治疗的外科手术又需要分阶段完成,包括腰部、腿部、颈部、颈后、手部等,如果不能进行完整手术,患者的治疗很可能半途而废。孙成彦表示:“专门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的医生本来就很少。比如一些骨科医生做的矫形手术,一般在一年到一年半之间就会复发,并不是他们不想好好做,而是因为他们只能解决骨骼和肌腱问题,无法解决神经环路的问题。是技术的欠缺限制了脑瘫治疗的效果”。

目前国内培训费定价同孙成彦的定价显然相去甚远,但孙成彦坚定地认为进修培训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治疗脑瘫、偏瘫的外科技术,我们经过了二十年不断地努力,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我们丰富的治疗经验,终于被社会和同行所认可。如果所有的技术都免费或超低输出,那我们医生的价值就没有得到正确体现。市场证明,有人愿意为此买单,医生的价值就可以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孙成彦认为,技术输出给地市级医院带来的后续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据买方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欧鹤芬告诉记者,仅上饶市的几个县区就有上千例脑瘫患儿,但当地治疗水平却严重不足。医院是经过多次考察,看到了壹博医生集团的技术成果和脑瘫患儿的恢复情况才决定与之展开合作的:“持续效益是比较长久的,而且这也是一项帮助脑瘫患儿的公益事业,可以为医院带来口碑”。

孙成彦最后向记者表示:“我们并不担心基层医院掌握了技术就会抢夺我们的市场,中国这么多病人做都做不完。而且未来我们必须在这个专病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否则没人买我们的技术。未来5年,我们希望能将技术输出推进到100家医院。当好的技术普及时,就会让更多的病患得到正确的治疗,避免误诊误治,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记者 孙国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