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需求,提升文章内容质量,诚邀您花几分钟参与本次有奖问卷调研。参与者有机会获得精美奖品!
上期回顾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是一种将消化道管壁全层连同病变组织一并切除的先进的内镜技术。这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起源于消化道固有肌层或深层的病变,尤其是传统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难以处理的肿瘤。EFTR手术过程中会主动造成消化道的穿孔,因此切除病变后需要对消化道壁的全层缺损进行闭合。
1、最常用于切除起源于固有肌层深层、部分腔外生长、与浆膜层密不可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2、少部分抬举征阴性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3、少部分病变位于困难解剖部位(如阑尾口、憩室内病变)。
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对于长期服用抗凝剂、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者,需在凝血功能纠正后再进行手术。术前通过超声内镜或CT等手段确定病变的范围、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排除腔外外压性病变,如胆囊、变异的血管等。
设备与器械准备:准备好内镜、高频电刀、切开刀、注水泵、CO₂气泵、远端透明帽、黏膜下注射液等设备和器械,并确保其性能良好。根据病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内镜和切开刀。
手术标记:对准备行EFTR切除的病变最好切除前进行标记,标记的方法可以环黏膜下注水的针道即是标记点;也可以在瘤体周边应用APC、Dual knife等进行大体标记。这种标记无须与黏膜病变一样精确标记边缘,仅是作为切除时的引导作用。
黏膜下注射:一般情况下,若瘤体大于1 cm,且标记定位准确,黏膜下适量注射不会导致瘤体寻找困难。非注射状态下进行切开分离,组织灼伤明显,特别是碰到出血时,会给各层次的组织辨认和寻找瘤体带来困难。
切除病变:预切开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逐步剥离暴露瘤体,沿肿瘤最深层的边缘切开浆膜,造成“人工穿孔”,进行全层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不必畏惧穿孔,及早主动全层切开,在良好的操作视野下,完整切瘤体才是最重要的。
术中为避免切除的瘤体落入腹腔,可利用圈套器或抓取钳等方法固定及取出病灶。在全层切开一定的长度后,可以用透明帽的辅助将瘤体尽量推向腔内,使背侧完全显露于视野中,在内镜直视下从浆膜面沿瘤体外侧边缘逐步切除,这样既能保证瘤体包膜的完整性,同时可以在完全直视下处理浆膜面血管,预防瘤体完全游离时落入腹腔。
EFTR 在剥离组织时,已游离的部分会覆盖病灶组织,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难度,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可通过辅助牵引改善 EFTR术中视野,保证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有效切除,进而提高手术效率及整体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
创面处理:电凝处理出血部位和裸露血管,特别是靠近浆膜侧血管断端,可以借助透明帽辅助显露浆膜侧。确切处理好周缘的血管断端后,确定无出血或渗血后再进行缝合。
根据术后创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闭合方法,创面较小可用金属夹,创面较大( 直径>1.5~2 cm) ,可采用尼龙绳钛夹荷包缝合技术。先将尼龙绳通过内镜的一个钳道送入,将尼龙绳套圈张开,调整其位置使之适合于创面。然后利用另一个钳道送入钛夹,将多个钛夹锚定尼龙绳于创面边缘。接着,收紧尼龙绳,闭合缺损。其他用于闭合缺损的设备还有OTSC、内镜缝合设备(overstitch)等。
术后处理: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取半卧位以保持引流管畅通,禁食 48 h,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8 h后若无出血和穿孔迹象,拔除鼻胃管并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
饮食管理: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取半卧位以保持引流管畅通,禁食 48 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8 h后若无出血和穿孔迹象,拔除鼻胃管并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应遵循少量多餐、低脂、易消化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硬、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创面,影响愈合。
并发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以及有无呕血、便血、腹痛、发热等症状。注意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如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
康复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如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心理疏导等。
EFTR是一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技术,为消化道深层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在推广中仍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其手术核心在于“主动精准”穿孔,要求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主导手术操作,亦对医疗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多学科支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包括术前影像科和内镜下评估、胃肠外科及肝胆外科保驾护航,手术麻醉支持、管床医师和护理团队在术后的规范管理。
下咽部早期癌的内镜治疗 | 中日携手・遵医领航⑭
作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刘吉龙 王海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