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6月8日,第13届CGOG会议开启了第2天的日程,当日18:30会议以“肝胆胰肿瘤ASCO速递”为主题进行展开与讨论。当晚共超9万人次在多个平台参与了本次线上会议。本场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燕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陆荫英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
李燕教授
主持
陆荫英教授
主持
孙惠川教授
主持
肝细胞癌ASCO速递
首先,来自南京金陵医院龚新雷教授进行了“肝细胞癌ASCO速递”的分享。龚新雷教授依次介绍了围手术期、中晚期以及晚期肝癌的治疗进展,指出围术期的治疗发展迅速,新辅助、术后辅助再添新证(FOLFOX-HAIC、IMbrave050研究),对于中晚期肝癌,局部治疗联合各种以免疫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提高ORR,有待Ⅲ期试验进一步验证,在晚期肝癌中,免疫联合的方案已成为主流,“雷管”、A+T是一线优选,新型药物也在积极探索中。
龚新雷教授
线上发言
来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杨明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王楠娅教授以及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郝灵芳教授针对 IMbrave050研究的临床实际可行性、现有研究结果数据解读以及未来肝癌治疗的探索方向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杨明教授
线上讨论
王楠娅教授
线上讨论
郝灵芳教授
线上讨论
胆管癌ASCO速递
接下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教授就今年胆管癌ASCO报道的研究进行分享。周军教授指出,化疗和免疫治疗方面并没有非常惊艳的进展,GC+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的治疗结果的公布为我们提供了一线治疗的可考虑的治疗方案。精准靶向治疗仍为本次ASCO在胆道肿瘤方面的重头戏。周军教授围绕LAT1、FGFR2、HER2等靶点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指出针对新靶点LAT1的药物看到了新的治疗前景,针对经典靶点FGFR2、HER2等的老药的重新组合和新药的研发让胆道肿瘤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周军教授
线上发言
讨论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怡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薛军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杨文慧教授针对胆道系统肿瘤化疗和放疗的合理结合、新靶点和明星靶点指导后线治疗的临床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
郑怡教授
线上讨论
薛军教授
线上讨论
杨文慧教授
线上讨论
胰腺癌ASCO速递
紧接着进行的是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袁家佳医师带来的2023年胰腺癌部分的ASCO速递。胰腺癌的新进展相对较少,袁家佳医师分别从流行病学角度分享了早发胰腺癌的特点、KRAS突变的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特征及生存情况;从治疗策略角度分享了NORPACT-1、NAPOLI 3等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从潜在疗效标志物角度分享了DDR突变、MSI等特殊类型胰腺癌的疗效情况。
袁家佳教授
线上发言
在该部分的讨论环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郭亚荣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闫泓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薛冉教授针对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劣、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新药的临床治疗探索等角度展开深入的讨论。
郭亚荣教授
线上讨论
闫泓霏教授
线上讨论
薛冉教授
线上讨论
最后,李燕教授、陆荫英教授以及孙惠川教授简要地对本场内容进行回顾,并祝贺2023年CGOG肝胆胰肿瘤ASCO速递专场圆满结束。
通信员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许凌霄
审阅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袁家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