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囊性纤维化合并ABPA1例

2024-02-2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白文学 李晓晨 周莹 李宗哲 谢敏


谢敏教授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烟曲霉过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哮喘和反复肺部感染,可伴有支气管扩张和黏液栓形成。ABPA常发生于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化(CF)患者,在哮喘中所占比例约为1.0%~3.5%,在CF中约占2%~25%(因年龄和国家而异)。

CF主要是由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FTR蛋白功能障碍导致跨上皮CI-及HCO3-转运异常。CF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汗腺、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鼻窦炎、支气管扩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肠梗阻、汗液氯化物水平升高、糖尿病、骨代谢异常、男性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女性生育力下降等,远期预后差。目前报道的中国CF患者约200例,较为罕见,在临床中积极排查和识别CF,是提高CF早期诊断率和进行规范化治疗的突破点。本文分析了一例ABPA合并CF的患者诊治经过,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在可疑人群中积极排查CF。


病例介绍


主诉 患者,男,17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月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3月余前受凉后咳嗽,咳痰(黄绿色),晨起明显,伴胸闷气喘,无畏寒发热、无盗汗乏力,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无饮酒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体温36.9℃,血压105/79mmHg,心律95次/分,呼吸频率19次/分,血氧饱和度98%,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


辅助检查 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示双肺多发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形成,周围感染、不均匀肺气肿(图1左侧),鼻窦CT示慢性全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左侧下鼻甲肥大。

动脉血气分析示pH7.425,氧分压74.7mmHg,二氧化碳分压40.9mmHg。肺功能检查示中重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肺弥散功能正常。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97×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02×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6.8%。随机血糖5.58mmol/L。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阳性。过敏原检测烟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Ig)E 39 KUA/L,屋尘螨sIgE 1.58 KUA/L,粉尘螨sIgE 1.64 KUA/L,血清总IgE>5000 KUA/L。

支气管镜检查示双侧支气管呈炎性改变(图2),肺泡灌洗液培养烟曲霉、黄曲霉检出,灌洗液GM试验阳性。


image.png

图1 胸部CT的动态变化:左侧为治疗前,双侧支气管弥漫性扩张并黏液栓形成,伴有散在囊性改变;右侧为治疗3个月后复查,双侧感染及黏液栓明显好转


image.png

图2 支气管镜下表现:双侧支气管黏膜充血,大量黄色黏脓性分泌物,反复吸引后管腔内通畅未见阻塞


病例总结和诊疗思路


本例患者的特点是年轻男性,咳嗽咳痰3月,肺部CT示双侧广泛支扩伴黏液栓,血清总IgE>1000 U/ml,烟曲霉sIgE升高,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支气管灌洗液曲霉培养阳性,血和灌洗液GM试验阳性。


ABPA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三项。

1.相关疾病:①哮喘;②其他: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等。

2.必需条件:①烟曲霉sIgE水平升高,或烟曲霉皮肤试验速发反应阳性;②血清总IgE水平升高(通常>1000 U/ml)。

3.其他条件包括:①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个/L;②影像学与ABPA一致的肺部阴影;③血清曲霉sIgG抗体升高。此患者具备第1项、第2项和第3项中的两条,满足ABPA的诊断标准,同时因为气管灌洗液曲霉培养阳性,血和灌洗液GM试验阳性,也伴有曲霉性支气管炎。


但仍存在以下疑点:①患者年龄轻,但肺部累及双侧,有多叶段支扩,合并全组鼻窦炎,病情重,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尤其是遗传性支扩;②患者病程短,且无喘息、未闻哮鸣音,但肺功能中重度受损,且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包括双上叶的多叶段支扩,不符合典型单纯性ABPA的特点,是否存在ABPA的基础病,例如CF。


进一步检查和分析


进一步排查患者有无其他系统受累,患者的肝、肾、胰腺功能和糖耐量均正常,生殖系统和精子检测由于患者未满18岁且监护人拒绝未能进行相关检测。为排查患者有无遗传性支扩,对患者进行了外周血全外显子检测,结果提示患者CFTR基因(NM_00492.4)存在3个杂合突变,即c.3140-26A>G(intron19)、c.2907A>C(exon17,p.A969=)和c.2812G>T(exon17,p.V938L),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学学会(ACMG)指南,以上突变分别归类为致病突变(PS3+PM2+PM3+PP4)、疑似致病突变(PS3+PM2+PM3)、临床意义未明突变(PM2),患者极有可能患有CF。随即对患者的父母进行家系验证,发现c.3140-26A>G遗传自母亲,c.2907A>C和c.2812G>T遗传自父亲。


CF的诊断标准为出现1项或多项CF特征性临床表现或家族史符合CF,且符合以下至少1条阳性标准。


汗液氯离子检测 ①汗液氯离子浓度≥60 mmol/L,可诊断CF;②2次测量汗液氯离子浓度为30~59 mmol/L时,需结合基因变异情况;③汗液氯离子浓度≤29 mmol/L,可基本除外CF。


基因检测 ①双等位基因上存在2个CF致病变异,可诊断CF;②存在CFTR意义未明变异,且汗液氯离子浓度、肠道电流检测或鼻黏膜电位差等测试提示CFTR功能异常。该患者有临床表现,且基因检测到复合杂合致病突变,满足CF诊断标准。


最终诊断——CF合并ABPA


CF合并ABPA的治疗,遵循主导主治的原则。目前患者ABPA和曲霉性支气管炎为主导病症,予以泼尼松30mg口服一周后逐渐减量,同时予以伏立康唑200mg Bid口服,辅以雾化吸入高渗盐水以及化痰排痰治疗。


治疗3个月后复查,患者症状改善,胸部CT较前明显好转(图1右侧),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6×109/L,烟曲霉sIgE50KUA/L,血清总IgE3339KUA/L,评估其病情平稳,予激素减量和继续抗真菌治疗,并给予CF长期管理宣教,辅导其进行气道廓清和呼吸康复训练。


讨论与总结


CFTR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黏液成分,增加ABPA的发生风险,参与ABPA的疾病进展。研究表明,与健康对照和哮喘患者相比,ABPA患者携带CFTR基因变异率更高。因此,ABPA患者行基因检测有助于了解其遗传背景和排查基础疾病(特别是CF)。


目前已发现2000多种CFTR基因变异影响CFTR蛋白的结构或功能,我国与国外CF患者CFTR变异类型差异很大,国外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c.1521_1523del、c.1624G>T、c.1652G>A、c.3909C>G和、c.350G>A,我国最常见的变异类型是c.2909G>A、c.1766+5G>T和c.1657C>T。部分CFTR基因变异根据ACMG指南暂时被归类为临床意义未明,难以确定为致病变异,仅靠基因检测和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CF容易漏诊,因此,对于疑诊CF的患者推荐行汗液氯离子测定。汗液氯离子水平是CFTR蛋白活性的生物标志物,且氯离子水平较为稳定,不因年龄增长或呼吸道感染等发生明显变化,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CF合并ABPA遵循主导主治的原则,抗真菌治疗十分重要。当总IgE上升、肺功能下降以及肺部影像学新发浸润影时,判断是否有CF合并ABPA的急性加重,如有急性加重则需同时治疗ABPA。ABPA的主要治疗方案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治疗,反复复发时叠加使用抗IgE单抗治疗。CF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包括气道廓清、抗炎治疗、预防和根除感染在内的慢性肺病长期管理,胰腺替代治疗,营养和康复等全方位的管理和治疗。美国和欧洲药品监管机构目前批准的CFTR四种调节剂尚无针对中国CF患者常见突变类型的靶向治疗药物。


鉴于目前对CF的认识不足以及检测方式受限,我国可能存在较多漏诊的CF患者。我国约有30%~50%的CF患者同时合并ABPA。临床中应注意在ABPA患者中筛查CF。CF合并ABPA患者病情复杂,易反复,治疗难度大,早期识别及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image.png

本病例特点及有哪些患者需要注意排查CF


CF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过去在我国报道较少。本文对一例ABPA合并CF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了系统分析,有利于提升我国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了解,推进CF的早期诊断。

本文中患者诊断依赖于典型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CF典型相关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慢性鼻窦炎,弥漫性支气管扩张等。除此以外,新生儿出现胎粪排出延迟、胎粪性肠梗阻、婴幼儿起病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长期脂肪泻和营养不良、假性巴特综合征时,临床医生也需警惕CF。



image.png


基因检测在CF诊断中的价值


所有临床疑诊CF的患者均推荐汗液氯离子测定。由于CF在我国相对罕见,汗液氯离子检测并不是一项普及的临床检测项目。

本例患者未进行汗液氯离子检测,因此CFTR基因检测成为关键的诊断方法。本例患者检测到三个CFTR基因变异,c.3140-26A>G来自于母亲,c.2907A>C和c.2812G>T来自于父亲,ACMG分类分别为致病、可能致病和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其中c.3140-26A>G和c.2907A>C复合杂合致病/可能致病变异支持患者CF的诊断。本例提示在中国等CF相对罕见的国家,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实现CF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呼吸与危重症编委会编委 北京协和医院徐凯峰教授组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