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青峰教授团队于2025年10月13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卒中》(Stroke)发表了题为“Tenecteplas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t 4.5 to 24 Hour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的研究论文。
该项Meta分析证实替奈普酶(TNK)用于发病4.5~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能够显著改善90 d优良功能结局并提高血管再通率,且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或死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在无法进行血管内取栓(EVT)的情况下,延长时间窗的TNK治疗能提供更多的益处,确立了其在资源有限地区作为替代再灌注治疗策略的地位。
图1 图文摘要
缺血性卒中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近年来,TNK逐渐成为AIS患者静脉溶栓的重要选择。在标准的4.5 h溶栓时间窗内,TNK已被证实其效果优于阿替普酶,但其疗效与安全性能否扩展到4.5~24 h的超时间窗,目前尚无定论。此外,既往的荟萃分析未能根据是否允许行EVT这一关键治疗背景进行区分,可能导致对TNK净疗效的评估模糊不清。
系统性检索并纳入在AIS发病4.5~24 h内,对成人受试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比较静脉注射0.25 mg/kg的TNK与标准治疗或安慰剂的疗效。研究的主要终点为90 d时优良功能结局[改良Rankin量表(mRS)0~1分]。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依据各原始研究是否进行EVT(非EVT亚组与EVT允许亚组)进行亚组分析。
研究共纳入了四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1278例受试者。与对照组相比,TNK显著提高了90 d优良功能结局[比值比(OR)1.34,95%置信区间(CI) 1.06~1.71,P=0.02]和血管再通率(OR 3.30,95%CI 1.59~6.84,P=0.001),而在90天良好功能结局(mRS 0~2分)、再灌注及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
对非EVT亚组的596例受试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TNK显著改善了优良功能结局(OR 1.46,95% CI 1.02-2.08; P=0.04)、良好功能结局(OR 1.50; 95%CI 1.07~2.09,P=0.02)、血管再通率(OR 6.17,95%CI 3.36~11.33,P<0.00001)以及早期神经功能改善(OR 3.21,95%CI 1.82~5.66,P<0.0001)。
然而,在682例EVT允许亚组受试者中,TNK仅改善了血管再通率(OR 2.36,95%CI 1.34~4.17,P=0.003)。
无论是总体分析还是亚组分析,TNK与对照组在症状性脑出血或90 d死亡风险方面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表1 纳入研究的特征
表2 疗效和安全性结局
图2 90 d时mRS量表评分分布
在严格影像学筛选下,对于发病 4.5~24 h内的AIS患者,TNK能够改善90 d优良功能结局和血管再通率,同时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或死亡风险。
重要的是,在无法进行EVT的临床环境中,延长时间窗的TNK提供了更大的额外益处,这将极大扩展能够从溶栓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人群,有效地减轻全球卒中疾病负担。
来源 宣医图书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