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新生儿一旦怀疑败血症可选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不同地区在抗菌药物使用时机、抗菌药物选择和疗程等有较大差异。已研发出多个预测新生儿感染的应用程序,用于诊疗评估。
1.抗菌药物治疗时机:采用早发型新生儿脓毒症(EOS)计算器评估新生儿感染风险。根据当地EOS发病率、胎龄、产妇体温、胎膜早破时间、产妇B族链球菌(GBS)检测结果和抗菌药物使用,对胎龄>34周新生儿出生时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可分为正常、疑似或感染3种状态,并分别给予观察、血培养和(或)抗菌药物治疗的建议。部分国家采用EOS计算器指导经验性治疗,显著降低了新生儿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对于迟发型新生儿脓毒症(LOS),基于异常心率特征评分(heart rate characteristics,HRC)来预测血流感染。HRC指数>2对预测LO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和79%,有助于早期识别LOS。但其特异度和灵敏度需要进一步优化。
2. 如何选择抗菌药物:应根据当地NICU常见病原微生物流行状况和耐药菌分布选择抗菌药物,同时也应区分EOS和LOS致病菌谱的差别。对于EOS,欧美国家多采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的组合,我国则以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以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氨苄西林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主,或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于LOS,不同地区使用差别较大,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别选择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或万古霉素。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国NICU抗菌药物使用较为普遍,68.7%的抗菌药物用于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88.4%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64.6%的新生儿接受了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疑似EOS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平均为7 d,其中34.7%患儿抗菌药物治疗超过14 d。NICU仍普遍存在无指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及疗程过长等现象。由于抗菌药物高强度使用,近年来我国NICU细菌多重耐药增多,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所致念珠菌血症引起病死率增加;使用时间大于10 d,NEC发病风险增加3倍。
4.预防院内感染和控制耐药菌发生:新生儿侵袭性操作如脐静脉置管、气管插管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易引起院内感染。掌握操作适应证,做好无菌消毒以及尽早撤离各种置管等均是预防院内感染,减少LOS发生的有效手段。对于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根据药敏实验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是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剂量为10 mg/(kg·次),1次/12 h,连续7 d静脉滴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菌和产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均有杀菌作用,对多重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敏感。但应特别注意,利奈唑胺和碳青霉烯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仅在药敏试验证实存在多重耐药菌,且没有替代药物条件下选择使用。
5.新生儿抗感染的疗程:可根据临床症状和药敏结果调整。对于EOS,一般情况好且血培养阴性,应在48 h(早产儿72 h)内停用抗菌药物,可使抗菌药物治疗总天数降低27%,使用率减少38%,对病死率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临床或实验室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抗菌药物疗程在10~14 d。如血培养持续阳性,应更换其他三代头孢菌素。血培养转阴,临床症状消失以及炎症指标好转即可停用抗菌药物。通过监测感染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如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治疗。
引用本文: 赵东赤. 新生儿败血症的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策略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6) : 612
往期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