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李柯 黄永辉
患儿男性,11 岁,以“间断上腹痛4年余”之主诉入院。4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钝痛伴腹胀,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不伴恶性、呕吐及腹泻等其他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检查示“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明显升高”(具体不详),CT示“胰腺增粗,胰头为著”,予以禁食、补液、抗炎及抑制胰酶分泌治疗后好转。此后数年间类似症状发作20余次,均伴血、尿淀粉酶升高及胰腺肿大,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淀粉酶216 U/L,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示,胰腺肿大,符合胰腺炎改变,胰头部主胰管似有中断表现,体尾部主胰管轻度扩张(图1)。肝肾功能及糖原蛋白(CA)199等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
图1 MRCP显示胰头部主胰管似有中断表现,体尾部胰管轻度扩张
分析患儿为原因不明的胰腺炎反复发作,有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指征。于2014年7月1日行ERCP,术中经主乳头胰管插管后导丝推进困难,造影发现胰腺腹侧及背侧胰管显影、背侧胰管轻度扩张、腹侧胰管纤细、腹侧与背侧胰管间见2条纤细分支相连(图2)。
图2 ERCP术中经主乳头无法深插管,造影显示腹侧胰管和体尾部背侧胰管之间的胰管部分迂曲纤细,体尾部背侧胰管轻度扩张
胰腺分裂症(不完全性)诊断明确,遂行副乳头常规插管,反复尝试后仍插管困难,改用黄斑马导丝及黑泥鳅导丝亦失败,故选择杜阿(Dua)刀行副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副胰管插管成功,造影示副胰管狭窄且延伸至背侧胰管,并直达胰尾,行副乳头括约肌小切开,使用6 Fr扩张探条行副胰管扩张术,置入5 Fr×7 cm胰管塑料支架,引流畅(图3~图6)。术后患儿酶学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症状缓解,出院后随访至今,无症状发作。
图3 使用Dua刀行十二指肠副乳头预切开术,可见Dua刀插入的副乳头及左下方部分暴露的主乳头
图4 经副乳头插管成功后注射造影剂见背侧胰管体尾部轻度扩张,副胰管相对狭窄
图5 使用6Fr扩张探条行副胰管狭窄段扩张术
图6 经副乳头括约肌置入5Fr×7cm胰管塑料支架
胰腺分裂是一种常见畸形,在尸检中的发现率为5%~10%,绝大部分胰腺分裂者没有症状。胰腺分裂者发生胰腺炎的原因包括副乳头出口梗阻以及存在胰腺炎相关基因异常。
该患儿ERCP显示为不完全性胰腺分裂背胰管主导型,即连接腹侧和背侧胰管的交通支纤细,导致绝大部分胰液必须通过副乳头引流,而副乳头及副胰管相对狭小,可以解释患者胰腺炎的反复发作症状,有行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支架置入的明确指征。
该患儿在副乳头插管困难的情况下接受括约肌预切开术。有文献报道,使用针状刀常常需要静脉注射促胰液素,以辅助判断副乳头的准确位置,由于副乳头的结构特点,因此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值得关注。
我们尝试使用Dua刀插入副乳头开口行预切开,在该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原因可能为Dua刀头部较圆钝,在有效切开的同时可以避免切割过度,具有更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论坛报“消化读图”专题,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