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脑梗死血管内治疗,适应证、禁忌证、实施策略丨脑梗死高质量诊疗20

2024-03-24作者:李稳资讯
原创
要点提示


目前发表的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合理筛选的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本文整理《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中有关脑梗死血管内治疗适应证及患者选择的相关推荐。


文末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爱华教授解答的几个血管内治疗相关临床问题。


1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动脉闭塞。

2.CT排除颅内出血。

3.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6h以内;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为6~24 h,经过严格的影像学筛选后可推荐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在24h以内,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

4.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禁忌证


1.严重活动性出血或已知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2.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

3.结合患者病情资料及检查结果,预期生存期小于90d。


如患者具备上述禁忌证,但因缺血性卒中可致短期内存在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临床医生需进一步权衡利弊,可在与患者或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取知情同意后进行血管内治疗。


对于高龄卒中患者,由于几项临床研究均纳入了年龄大于85岁以上的患者,提示高龄患者行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


3
流程管理推荐


  • 对于需要进行闭塞血管开通的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应迅速将患者就近运送至卒中中心救治(Ⅰ级推荐,A级证据)。


  • 绕过能够静脉溶栓的卒中中心直接转运至具备血管内治疗的卒中中心,患者是否获益仍不确定(Ⅱ级推荐,B级证据)。


  • 在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过程中,不应等待观察静脉溶栓的具体疗效(Ⅰ级推荐,B级证据)。


  • 对于发病4.5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符合条件的推荐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的桥接治疗模式(Ⅰ级推荐,A级证据)。在能够快速启动血管内治疗的卒中中心,经过充分评估的病例,越过静脉溶栓直接进行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但临床获益有待于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B级证据)。


  • 对于发病4.5~24h内的大血管闭塞卒中,经过充分评估后,直接进行血管内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
术前评估推荐



  • 推荐使用卒中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如NIHSS(Ⅰ级推荐,B级证据)。


  • 所有疑似卒中患者均应在首次到达医院后行颅脑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Ⅰ级推荐,A级证据)。


  • 进行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应尽量缩短检查所需时间。如患者既往病史及近期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无禁忌证,充分沟通后可不等待检查结果以免延误治疗时机(Ⅰ级推荐,C级证据)。


  • 对发病6~16h内影像学明确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且符合DAWN或DEFUSE-3标准的患者,推荐血管内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 对发病16~24h内影像学明确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且符合DAWN标准的患者,可采用血管内治疗(Ⅰ级推荐,B级证据)。


  • 人工智能可以在卒中自动化影像学分析、临床辅助决策和预后预测等方面予以应用(Ⅱ级推荐,C级证据)。


5
血管内治疗策略推荐


  • 采用支架样取栓器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卒中患者,能够增加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改善远期预后(Ⅰ级推荐,A级证据)。


  • 各类新式取栓器械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但应严格控制适应证(Ⅱ级推荐,B级证据)。


  • 采用单独血栓抽吸技术或结合其他血管内治疗模式是合理的(Ⅱ级推荐,B级依据)。


  • 对于具有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严格选择可考虑在发病6h内使用动脉溶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取栓手术未达到良好再通,发病时间仍在发病6h内的患者,动脉给予补救性溶栓药物治疗可能是合理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


  • 颅外段颈动脉或椎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重建。颅内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可用于介入取栓失败的补救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6
围手术期管理推荐



  • 对于接受非桥接治疗的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即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急诊支架术前可服用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术后每天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mg至少1个月(Ⅰ级推荐,C级证据)。


  • 对于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应在静脉溶栓24h后开始。但对于桥接治疗合并急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防止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静脉溶栓后24h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尚不明确(Ⅲ级推荐,C级证据)。


  •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治疗选择局部麻醉、清醒镇静或者全身麻醉都是合理的(Ⅰ级推荐,B级证据)。


  •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最佳方式尚不明确,可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及介入导管室条件个体化选择麻醉方式(Ⅱ级推荐,C级证据)。


7
体系建设与人员培训



  • 构建院内卒中绿色通道(Ⅰ级推荐,B级证据)。


  • 推荐各级卒中中心按照卒中中心相关的建设标准进行卒中急救体系的优化改进,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Ⅰ级推荐,B级证据)。


  • 建立卒中数据库,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持续改进卒中救治秩序(Ⅰ级推荐,B级证据)。


以上摘自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


临床问答

微信截图_20230427110129.png

Q:脑血管瘤破裂出血,何时做介入治疗?

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成人首要死亡原因,在全球位列第二位死亡因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一种情况,如不进行积极救治,可能会有1/3患者死亡、1/3患者致残,存活的患者第2次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死亡率超过60%。


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中青年的疾病,多见于40~60岁人群,一般而言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要尽快积极干预治疗,微创的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都是较好的选择,早期干预治疗预后良好。


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每年约做300例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急诊介入手术,80%以上的患者恢复良好,没有明显后遗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可以恢复正常生活,1~2个月后可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Q:脑脊液漏导致低颅压患者是否可进行血管内治疗?

脑脊液漏是一种常见的开放性颅脑损伤表现。脑脊液漏可由外伤引起,也可由先天性薄弱和缺失引起;更多患者是医源性,如头部手术或眼、耳、鼻、口等部位手术处理不恰当或有感染,或因其他疾病而导致。脑脊液漏的最大特点是从鼻、口、眼、耳中流出脑脊液,破坏了脑脊液分泌的平衡,从而出现低颅压,低颅压会导致剧烈头痛。


脑脊液漏相当于把门户打开,把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暴露在外界空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通过脑脊液漏的漏口进入大脑,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和颅内损伤。因此,脑脊液漏需要积极干预,尽快进行补救,把漏堵上,使颅内压达到稳定、平衡。

Q:卒中血管内治疗通常包含哪些技术?

目前,取栓技术方兴未艾,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绝大部分省级中心都能独立开展这一技术,少部分的县级中心也可以开展。


开展取栓技术的要求首先是设备,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以及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设备。更为重要的是,要组建一个卒中治疗抢救团队,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导管室、麻醉师、护士等人员。


此外,取栓技术还需要比较过硬的操作技术。大血管闭塞的取栓技术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通过一个很粗的抽吸导管到达血栓附近,通过持续负压把血栓完整抽吸出来。这种技术对材料要求很高,近几年随着工艺的改进,材料越来越好,这种技术成功率也越来越高。目前,只要导管到位良好,持续给予负压,都能够快速把血栓取出。


另一类是支架取栓,从螺旋的弹簧支架,到卷曲的支架,以及分阶段使用的不同凹槽的支架,能够最大限度地嵌合或夹住血栓或斑块,并一次性取出。这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其有效性经全球多中心大型前瞻性研究证实,也适于更多的患者。


此外,还有血栓抽吸和支架取栓结合的方式。


一般来说,前循环即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A1段或A2段,或基底动脉、椎动脉,都可以通过抽吸或支架的方式取出血栓,使缺血区能够尽快恢复血流,恢复神经功能。大脑是最不耐受缺血的组织,越早开通血管、恢复血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越好。如果选择的术式合理、操作的医生技术熟练,或患者情况很适合如年轻、血管直等,取栓手术达到“一把通”,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危害,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功能康复。

Q:醒后卒中能否进行取栓治疗?

醒后卒中的研究是全球热点话题。有些患者是在夜间睡眠时发病,醒后或早上起床时家人从发现,此时我们无法确定其准确的发病时间。而静脉溶栓的时间窗要求4.5小时或6小时,这是醒后卒中治疗的难点。取栓的时间要求是24小时,这对于醒后卒中患者来说也不能完全确定。


不过,尽管不知道患者确切的发病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核磁血管造影(MRA)或CT灌注扫描(CTP)评估患者的缺血区域,判定患者大血管闭塞引发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严重程度较低,或代偿很好,依然可以积极开通血管;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大面积脑梗或持续昏迷,可能出现脑出血这种更致命的严重并发症,这类患者应在影像学等手段综合评估后,再考虑采取哪种治疗措施。


目前,对于醒后卒中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案,尚无确切答案,国内外医生和研究者正在探讨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