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奋力开创援外医疗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开辟“中国援外医疗步入新时代”主题宣传专栏,展现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受援国因地制宜开展临床和科研工作,使更多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了解中国援外医疗队“一流医生”在外开展的专业性工作,鼓舞医疗队员士气,增强中国援外医疗队员的使命感、归属感与荣誉感,激励更多优秀卫生健康工作者加入援外医疗事业。
人工智能(AI)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指运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人工关节术前规划及术中精准定位。人工智能系统在术前通过CT扫描数据,快速重建三维解剖模型,智能分割识别解剖位点,并根据患者髋臼及股骨的解剖形态,智能匹配最适配的髋臼大小和角度、股骨颈截骨长度,模拟假体的最佳安放位置,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定制手术方案,为医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当地时间2025年5月13日上午,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手术室里,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与中几友好医院医护团队通力协作,成功完成了该国首例AI辅助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智慧与科技为患者点亮了康复希望,也为医疗援外开辟了技术出海的新范式。
患者,男性,41岁,左髋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5年余,未予特殊治疗。近1年疼痛加重明显,行走明显受限,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中几友好医院就诊。患者于门诊拍片显示(图1):左髋臼发育不良,左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为进一步行手术治疗,收入院。
图1 术前X线片
既往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图2)见左髋活动明显受限,有屈曲畸形,左髋内外展明显受限,内外旋活动度均为0度,左下肢短缩约3cm,左髋部未见明确软组织感染及窦道等迹象,双下肢感觉肌力未见异常,双下肢血运好。
图2术前查体
针对患者的术前X线片,考虑患者分型为CroweⅢ型,手术难度较大,髋臼上缘存在骨缺损,几内亚配套手术器械不完整,为手术增加很大困难。为使手术顺利开展,骨科刁乃成主任与放射科刘朋医生为患者进行了细致的CT检查,并在国内技术团队支持下,运用先进的AI技术,对患者骨骼结构进行了高精度三维重建(图3)。AI系统不仅快速勾勒出患者骨骼的复杂形态,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模拟出多种手术方案,并智能推荐最优方案。此基础上,手术前医疗队团队与当地骨科医疗团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术前规划(图4~图6),从假体型号的精准选择到植入角度的精确计算,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个体化定制,确保假体与患者自身骨骼完美匹配。
图3 术前三维重建
图4 术前髋臼侧假体AI规划
图5 术前股骨侧假体AI规划
图6 术前整体手术规划效果图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科李丽主任担任麻醉师,为患者手术提供保驾护航,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室吴迪护士长担任器械护士,为手术提供器械保障。手术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进行。仔细切开分离周围组织,显露病变髋关节,将股骨头脱位后见股骨头变形明显,软骨均已磨损,骨质外露,伴有骨赘增生。髋臼也明显变形,髋臼内大量增生骨赘及滑膜组织。切除病变股骨头后,根据手术前规划的髋臼假体大小和位置,对髋臼进行打磨,达到预定型号和位置后,顺利安装髋臼假体。随后对股骨侧进行扩髓,达到预定型号后,顺利安装股骨侧假体。将髋关节复位后,测试稳定性良好,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抗凝、镇痛等治疗,早期下地进行指导下康复训练。患者恢复良好,并于一周后顺利出院。这次手术的顺利开展,不仅填补了几内亚在AI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未来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引进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当地时间6月17日上午,刁乃成团队再次完成一例AI三维建模、手术规划的复杂髋关节置换术,这标志着中几医疗合作迈入精准化新阶段。“这意味着几内亚患者今后不用出国就能解决复杂髋关节病痛。”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王宾表示。以此为良好开端,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将继续加大力度助力几内亚当地培养数字化骨科专业团队,后续医疗队还将推动建立“中几数字骨科联合实验室”,通过技术共享、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非洲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
自2025年3月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入驻以来,中几双方医护人员已携手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包含首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夹闭术、首例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首例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等多项几内亚“首例”突破。“推动技术落地,关键在人。”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不仅为当地患者解除病痛,还积极开展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工作,既彰显了中国医疗技术的卓越实力和中国医生的责任担当,也为中非医疗合作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卫生健康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丨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 刁乃成
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