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史摘要】
男性,35岁。尿痛伴血尿,左侧腰痛2个月余。
【CT征象】
平扫示左肾上极肾实质局部增厚、饱满,边缘毛糙(图6-8-11A);增强扫描皮质期及髓质期示左肾上极后内侧病变强化;但低于正常肾实质,分界欠清,局部突出皮质外,肾周脂肪不清晰(图6-8-11B、C)。
【重要征象】
边界不清低密度区,肾皮髓质模糊。
【CT拟诊】
①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②肾细胞癌。③肾梗死。④转移瘤。
【最终诊断】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
【评述】
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是指由急性细菌性感染而引发的非液化性、局限性肾炎症性疾病,因本病多局限于一个或多个肾小叶,故又称为急性大叶性肾炎。病理上表现为病变处肾肿大,肾盂黏膜充血、溃疡、坏死,肾间质炎性变并可见许多微小脓肿。因急性炎症致使肾血管收缩而引起局部缺血,炎症吸收后导致肾皮质瘢痕形成。本病以女性常见,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最常见的诱因,急性期临床症状有畏寒、发热、恶心及腰部疼痛;慢性期发热不明显,而表现为尿频、尿急及血尿。
CT表现
①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楔形或肿块状病灶,边缘模糊。②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③严重者可累及肾周间隙,引起肾筋膜增厚,甚至脓肿,囊内密度较高,囊壁可强化。④慢性期局部皮质萎缩、凹陷。
鉴别诊断
①肾转移瘤:原发肿瘤病史,单发或多发软组织密度,多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其强化程度及方式与原发肿瘤相似。②肾梗死:肾实质内节段性低密度灶,呈尖端指向肾门的楔形病变,增强扫描无强化,肾动脉内可见栓子形成。③肾细胞癌:局部肾实质外突,肿块呈类圆形,与肾包膜成角。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瘤体强化。
本文摘选自《CT读片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