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患共策,教育先行——PARP抑制剂患者指南

2022-09-05作者:赵梦雅资讯

卵巢癌作为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有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届临床晚期,是我国健康卫生事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问世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在临床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今年,《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发布,对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作了最新解读。然而,在患者教育上,PARP抑制剂相关认知的普及仍有很大缺口。对此,5月8日,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专注健康信息平台联合开展的《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的患者指南》编写项目启动,以期改善患者教育现状。

 

经过三个多月的打磨,2022年8月21日,《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的患者指南》发布会于线上圆满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李小石秘书长等为大会发布致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瑜教授对指南作了详细解读。


图1  编委成员与视频寄语

此前,在今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学术支持,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及专注健康信息平台联合主办的《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隆重发布,多家媒体平台一同直播,线上观看超2万人次。

 

会中,马丁院士谈到,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以往临床总有3个70%用来形容卵巢癌:约70%的患者一旦发现就是晚期;70%的患者都会复发;70%的患者都活不过5年。PARP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这也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随着PARP抑制剂更多临床试验和更多证据出现,需要我们及时来更新指南。新版指南的修订在谢幸主委、孔北华教授及编写组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引用NCCN指南的推荐方式,对指南推荐意见进行公平投票,最终完成指南修订工作。

 

李小石秘书长在讲话中表示,第一版指南自2020年5月发布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巡讲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医师的高度评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由马丁院士和孔北华教授领衔的指南编写专家团队,高效保质地完成指南修订工作。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也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好指南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携手推动卵巢癌防治新篇章。

 

此外,孔北华教授对《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进行了介绍,重点梳理了指南更新亮点内容。新版指南回顾了PARP抑制剂的发展历史,介绍了PARP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梳理了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后线治疗及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推荐级别,同时对PARP抑制剂使用的安全性管理进行说明,并以列表的形式展现了PARP抑制剂用于一线、铂敏感复发后维持治疗和后线治疗的药物用法,为卵巢癌PARP抑制剂的临床规范化应用提供了翔实的依据。指南修订采用NCCN指南制定流程和表决方式,真正体现了指南推荐级别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孔教授表示,PARP抑制剂的问世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使维持治疗成为卵巢癌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本次,《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的患者指南》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包括前言、什么是PARP抑制剂、PARP抑制剂适用范围、PARP抑制剂使用前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PARP抑制剂何时减量和停药、PARP抑制剂耐药或者无效的判断标准以及后续管理等内容。附录则包含膳食建议卡、药物配伍禁忌卡、药物不良反应快速查询色卡、专业名词等,致力于将更清晰全面的内容呈现给广大患者。

图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瑜教授介绍指南


首先在前言部分,指南简单明了地介绍了疾病背景知识,强调了指南的可靠性、权威性,明确了指南适用的人群和目的。在正文主要部分,指南避免了生涩的医学专业术语,以形象生动、患者易于读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在PARP抑制剂的适用范围上,确保患者指南推荐等级与临床指南保持一致,使患者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临床共识。

 

作为患者教育的重点,指南着重介绍了PARP抑制剂使用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在PARP抑制剂使用前,指南帮助患者了解应当与医生提前沟通的内容以及对自身治疗的影响因素。在不良反应上,指南拥有药物不良反应快速查询色卡这一特色内容,将不良反应术语通俗化的同时,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为患者提供清晰可辨的对应建议。此外,在用药随访中,指南提供直观的随访表格,提醒患者按时随访,加强监测,从而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用药效果,改善治疗结局。

 

不仅如此,指南还对PARP抑制剂的减量、停药以及漏服时的处理手段作了详细的解读,信息分层呈现,患者可以快速查询对应其个体的处理建议,便捷实用。在PARP抑制剂耐药或者无效的判断标准以及后续处理上,指南帮助患者正确认识PARP抑制剂的疗效,为患者阐述耐药评估标准,告知患者医生会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同时也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临床试验。

 

《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的患者指南》是卵巢癌患者教育的新突破,是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的助推剂,汇集了众多专家教授的智慧,也凝结了临床工作者迫切的期望。未来,希望《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的患者指南》能成为临床上患者教育的重要工具,为医患共策添砖加瓦。(本文由张瑜教授审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