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没有肝硬化也会得门静脉血栓!?

2025-07-25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非原创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往往加重病情,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然而,门静脉血栓并非仅限于肝硬化患者。事实上,没有肝硬化的患者也可能发生门静脉血栓,包括脾静脉血栓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非肝硬化患者中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机制,并解释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Originoo_87032_175833940_l.jpg



01

门静脉系统与血栓形成

门静脉是连接消化系统和肝脏的主要静脉通道,它将来自脾脏、肠道、胰腺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进行处理。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本身及其主要分支: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其他属支还包括:胃左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等。这些血管为消化道和腹腔器官提供重要的血液回流通道。当这些静脉中的血流受到阻碍时,血液可能凝结成血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stock-image-446166982-XL.jpg
640?wx_fmt=png&from=appmsg

02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1

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

一些患者由于遗传或后天获得的原因,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使他们更容易形成血栓,临床上常称之为”易栓症“。这些情况包括:

凝血酶III缺乏:抗凝血酶III是一种天然抗凝物质,缺乏时会导致血液过度凝固。

蛋白C或蛋白S缺乏:这两种蛋白质在调节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的缺乏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遗传性血栓倾向(如因子V Leiden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会使血液更容易凝固。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异常增生的血细胞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同时伴随JAK2基因突变(阳性率可达50%),直接激活凝血系统。

抗磷脂综合征(APS):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攻击血管内皮,诱发血小板活化和凝血酶生成。

2

炎症性疾病和感染

• 胰腺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周围的血管(如脾静脉或门静脉)发生炎症,进而引发血栓形成。

腹腔感染:如腹膜炎或胆囊炎,这些感染可通过炎症介质影响门静脉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3

肿瘤性压迫

肿瘤可能直接压迫或侵入门静脉系统,导致血流受阻,从而引发血栓形成。

•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是导致门静脉癌栓的最常见肿瘤,肝癌细胞可直接侵犯门静脉壁,或通过释放促凝物质引发高凝状态,同时肿瘤本身的压迫或癌栓形成会阻塞门静脉血流。

•胰腺癌:胰头或胰体部肿瘤可直接压迫门静脉或脾静脉,导致血流受阻。胰体尾癌更易浸润脾静脉,引发左侧门静脉高压和胃底静脉曲张。

•其他腹部肿瘤:胆管癌、胃癌、结肠癌都有可能侵犯门静脉分支,或转移至肝脏压迫门静脉,引起门静脉血栓。

4

外伤和手术

•腹部创伤:外伤可能损伤腹腔内血管,导致血流减慢,形成血栓。

•腹部手术后:手术可能引起血管损伤或导致患者长时间不活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5

其他因素

•妊娠与口服避孕药:妊娠和某些激素治疗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使得门静脉系统更容易形成血栓。

•慢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慢性肠炎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影响门静脉及其分支,导致血栓形成。

640?wx_fmt=png&from=appmsg

03

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1:门静脉血栓只会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
真相:虽然肝硬化确实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常见风险因素,但它并非唯一原因。正如前文所述,非肝硬化患者也可能由于凝血障碍、炎症、肿瘤或外伤等因素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栓。


误区2:没有肝硬化的门静脉血栓不太严重
真相:即使没有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依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脾亢进等。急性门静脉血栓若扩展至肠系膜静脉,会导致肠道血流受阻,引发剧烈腹痛、腹胀、呕吐及腹泻。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肠管缺血、水肿、坏死,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肠穿孔,进而发展为急性腹膜炎,危及生命。这些并发症会显著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3:门静脉血栓形成后不必过于担心,身体会自行调节
真相:虽然身体确实可能通过形成侧支循环来绕过血栓,但这种代偿机制往往不完全,不能替代正常血流。侧支循环代偿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增加了后续介入和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640?wx_fmt=png&from=appmsg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结论

640?wx_fmt=png&from=appmsg

门静脉血栓不仅仅是肝硬化患者的问题,非肝硬化患者也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形成门静脉、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栓。理解这些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常见的误区,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正确管理这种疾病。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存在门静脉系统血栓,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力为您解答。



作者:刘黎黎 王剑

来源:中山医院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