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往往加重病情,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然而,门静脉血栓并非仅限于肝硬化患者。事实上,没有肝硬化的患者也可能发生门静脉血栓,包括脾静脉血栓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非肝硬化患者中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机制,并解释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门静脉系统与血栓形成
门静脉是连接消化系统和肝脏的主要静脉通道,它将来自脾脏、肠道、胰腺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进行处理。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本身及其主要分支: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其他属支还包括:胃左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等。这些血管为消化道和腹腔器官提供重要的血液回流通道。当这些静脉中的血流受到阻碍时,血液可能凝结成血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1
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
一些患者由于遗传或后天获得的原因,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使他们更容易形成血栓,临床上常称之为”易栓症“。这些情况包括:
•抗凝血酶III缺乏:抗凝血酶III是一种天然抗凝物质,缺乏时会导致血液过度凝固。
•蛋白C或蛋白S缺乏:这两种蛋白质在调节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的缺乏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遗传性血栓倾向(如因子V Leiden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会使血液更容易凝固。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异常增生的血细胞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同时伴随JAK2基因突变(阳性率可达50%),直接激活凝血系统。
•抗磷脂综合征(APS):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攻击血管内皮,诱发血小板活化和凝血酶生成。
2
炎症性疾病和感染
• 胰腺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周围的血管(如脾静脉或门静脉)发生炎症,进而引发血栓形成。
• 腹腔感染:如腹膜炎或胆囊炎,这些感染可通过炎症介质影响门静脉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3
肿瘤性压迫
肿瘤可能直接压迫或侵入门静脉系统,导致血流受阻,从而引发血栓形成。
•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是导致门静脉癌栓的最常见肿瘤,肝癌细胞可直接侵犯门静脉壁,或通过释放促凝物质引发高凝状态,同时肿瘤本身的压迫或癌栓形成会阻塞门静脉血流。
•胰腺癌:胰头或胰体部肿瘤可直接压迫门静脉或脾静脉,导致血流受阻。胰体尾癌更易浸润脾静脉,引发左侧门静脉高压和胃底静脉曲张。
•其他腹部肿瘤:胆管癌、胃癌、结肠癌都有可能侵犯门静脉分支,或转移至肝脏压迫门静脉,引起门静脉血栓。
4
外伤和手术
•腹部创伤:外伤可能损伤腹腔内血管,导致血流减慢,形成血栓。
•腹部手术后:手术可能引起血管损伤或导致患者长时间不活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5
其他因素
•妊娠与口服避孕药:妊娠和某些激素治疗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使得门静脉系统更容易形成血栓。
•慢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慢性肠炎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影响门静脉及其分支,导致血栓形成。
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1:门静脉血栓只会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
真相:虽然肝硬化确实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常见风险因素,但它并非唯一原因。正如前文所述,非肝硬化患者也可能由于凝血障碍、炎症、肿瘤或外伤等因素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栓。
误区2:没有肝硬化的门静脉血栓不太严重
真相:即使没有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依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脾亢进等。急性门静脉血栓若扩展至肠系膜静脉,会导致肠道血流受阻,引发剧烈腹痛、腹胀、呕吐及腹泻。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肠管缺血、水肿、坏死,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肠穿孔,进而发展为急性腹膜炎,危及生命。这些并发症会显著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3:门静脉血栓形成后不必过于担心,身体会自行调节
真相:虽然身体确实可能通过形成侧支循环来绕过血栓,但这种代偿机制往往不完全,不能替代正常血流。侧支循环代偿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增加了后续介入和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结论
门静脉血栓不仅仅是肝硬化患者的问题,非肝硬化患者也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形成门静脉、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栓。理解这些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常见的误区,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正确管理这种疾病。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存在门静脉系统血栓,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力为您解答。
作者:刘黎黎 王剑
来源:中山医院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