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智汇领航|肝癌术后肺部转移治疗成功帮助肝癌患者远离“苦海”

2020-12-16作者:CMT快讯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
病例分享:

叶于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

病例点评:

章爱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度之高、病情进展之快,一般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肝癌患者在术后往往会面临着肿瘤的复发转移,临床上大多数肝癌患者在术后五年内因肿瘤的复发转移而死亡,患者在术后防复发转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单一的局部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新的综合治疗已逐步成为新的趋势。本病例是名肝癌术后合并肺转移患者,患者在综合治疗病情逐步得到控制,为我们展现了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联合单抗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实际参考。



病例作者简介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


患者来


主         诉:发现AFP升高半年余,发现肝占位10天。


现  病  史:

患者半年前萧山第一人民医院体检,AFP示“14 ng/mL”,未予重视。半年来患者定期复,AFP进行性升高。10天前患者至萧山第一人民医院查AFP示“110.79 ng/mL”,查腹部MRI示“肝占位”。遂至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行DSA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于2016-08-01行TACE术。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既   往   史:高血压病史、酒精性肝硬化病史。


实验室检查:PLT 81×109 /L,AST 64 U/L,TBil 33 μmol/L,Cr 139 μmol/L,AFP 121.1 ng/mL。


影像学检查:2016-08-05,CT提示,



诊断


1.肝细胞肝癌


2.酒精性肝硬化


3.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


4.肾功能不全


5.高血压病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方案:


治疗方案:2016-08-10,在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侵犯第一二肝门血管及下腔静脉)+胆囊切除术”。


术中探查:胆囊体积略缩小,囊内可及数枚质硬结石,肝脏表面欠光滑,呈明显肝硬化表现,肿瘤位于右肝VI、VII段交界处,以VI段为主,靠近下腔静脉,并紧贴右肝静脉后方,大小约4 cm × 3 cm,质硬,边界清,肝内未见明显病灶,腹腔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手术予以切除胆囊,切除部分VI段及VII段,剖开标本见肿瘤完整,切面灰白色,部分坏死。


术中报告:(右肝)肝细胞癌伴大片坏死。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患者平稳。 

       

术后病理:送检右肝+胆囊切除标本,切面紧邻肝切缘见一肿块,大小3.5 cm×3 cm×3 cm,坏死明显。示:大片坏死区可见少量肿瘤细胞,异型明显,呈梁状、条索状及实片状,断端切缘阴性。周围肝组织呈结节性肝硬化改变。送检胆囊组织未见肿瘤侵犯见结石形成


复     查:患者后1月余出现腹腔积液。


第二阶段方案:


治疗方案:行腹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1月后拔除引流管,未行TACE治疗。

               

复    查:

2018-08-26,肝胆增强MRI提示,右肝癌术后,术区包裹性积液;

2018-03-15MR,内见分隔形成。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门脉高压侧枝开放。增强后动脉期及门脉期肝左叶结节状、片状强化,对比前相仿。内弥漫分布点状低信号,考虑含铁血黄素沉积。胆囊术后改变,胆总管略扩张。见:两肺多发结节,较前增大,请结合其他检查。

2018-08-29,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结合病史,转移瘤首先考虑。



第三阶段方案:


药物方案:

2018-08-31~2018-10-05,口服索拉非尼400 mg,bid,因手脚关节疼痛较重停止服用。

2018-11-02~2018-11-12,口服索拉非尼200 mg,bid,因手脚关节疼痛较重,再次停止服用索拉非尼

2018-12-01,患者根据症状自行调节索拉非尼用量。


复    查:

2018-11-27,肺部CT提示,右侧液气胸。两肺多发转移瘤考虑;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瘤。行胸腔积液穿刺引流。



2019-06-16,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转移瘤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转,较CT(2018-12-03)两肺内病灶较前明显增多、增大。



2019-09-15,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转移瘤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较CT(2019-06-16)两肺内病灶较前进展。两肺支气管病变,气肿伴多发肺大泡。两肺散在纤维增殖灶。见:肝脏术后。左肾结石。



第四阶段方案:


药物治疗:2019-09-27,加用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同时改用瑞戈非尼治疗。

         

复    查:2019-12-09,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转移瘤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较CT(2019-09-15)两肺内病灶较前减小。

 


2020-03-14,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转移瘤,较CT(2019-12-09)两肺内病灶较前减小。


           

2020-10-25,肺部CT提示,右上肺多发转移瘤,较CT(2020-03-14)右上肺一病灶增大,其余病灶未见明显显示。




总结




思考


  • 肝癌患者术后重视定期复查,肝癌复发需早诊早治。

  • 外科医生不应轻易放弃中晚期肝癌特别是伴远处转移肝癌患者的治疗。

  • 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序贯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可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长期预后。



病例点评


专家介绍



专家点评


该例肝癌患者初诊时属于中国肝癌分期(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 CNLC)Ib期,接受了TACE后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后出现肺部转移,接受了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序贯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转移病灶疗效达到SD-PR,截至报道长期存活43个月。


对照《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该病例体现了较规范的诊疗思路。病例生动,资料收集翔实,体现了系统治疗为肝癌患者带来的生存期受益。

(本篇内容由章爱斌专家审校及点评)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