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什么是假性高血钾症?
假性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离子浓度比血浆中含量高且血清钾与血浆钾之间的差异大于0.4mmol/L的情况,具有误导性,会造成临床医生误诊,从而延误患者治疗或对患者进行错误的治疗。
导致假性高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假性高钾血症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内K+约为细胞外K+浓度的30倍),多种原因(如溶血)可导致血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使血浆/血清钾升高。
外源性:外源性的K+污染血液标本,如含钾药物、含钾抗凝剂。
内源性假性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01
溶血
红细胞内的K+浓度大概是细胞外K+浓度的20~30倍,当轻微溶血(细胞外血红蛋白浓度为500mg/L)时,可以使血钾升高大概3% 。
常见引起溶血原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标本离心过程中或运输过程中(如气动运输)标本受到剧烈机械冲击、标本保存过程中被冷冻等。
处理方法:重新采样。
02
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增多时(如各类白血病、类败血症、重度感染等),一方面白细胞在血液凝集过程中受到其他血细胞挤压,导致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入血,如有些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膜脆性增加,当血液凝集过程中受到挤压时更容易被破坏,严重时可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另一方面白细胞增多导致细胞代谢所消耗能量过多以致能量短缺,导致Na+-K+-ATP酶泵的活性受损而使钾离子从白细胞中大量释放。
处理方法:采集抗凝血液标本后立即离心并检测血浆钾离子含量或立即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钾离子含量。
03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里的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在血液凝固析出血清的过程中,血小板会聚集形成血栓,大量的血小板会被破坏,释放出钾离子。即使没有破坏的血小板,通透性也会改变,导致细胞内钾离子大量释放,如果这时用血清测钾离子浓度,会导致钾离子的假性增高,并且血小板破坏不像红细胞破坏,从血清外观上根本无法发现,所以具有隐蔽性。
同理,血小板正常时,血清钾也应该高于血浆钾(一般高 0.2~0.4mmol/L),只不过高得不明显,不太被注意。
处理方法:建议采集抗凝血液标本检测血浆钾离子含量。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小板严重升高,血清钾位于正常值下限时,应该引起注意,患者这时候有可能已经低血钾了。
04
家族性假性高钾血症
家族性假性高钾血症较为罕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因红细胞膜结构异常导致红细胞对钾离子的渗透性增强。
处理方法:采集抗凝血液标本后37℃保温运送和离心后尽快检测或立即抽取动脉血37℃保温运送尽快检测钾离子含量。
外源性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01
采血管错误或标本中加入含钾离子抗凝剂
最常见的例子是护士抽血时由于生化管血量不足,将多抽的血常规的血倒入生化管中,或者抽血的顺序错误,先抽了血常规的血,然后抽生化的血,将血常规管里的抗凝剂带入了生化管,由于血常规使用的抗凝剂是EDTAK2,从而使外源的钾离子污染了血液标本,造成血清钾的假性增高。
处理方法:重新采样。
02
静脉补钾时在输液同侧采集标本
标本受输入液体中钾离子影响,不能反映体内真实血钾水平。
处理方法:可在输液结束1-2小时后重新采集标本;若情况紧急时可在输液对侧肢体静脉重新采集标本。
03
标本采集过程操作不当
抽血过程中握拳过紧、用力拍打抽血部位、抽血时间较长等,会使钾离子去极化过程加剧,从前臂骨骼肌细胞快速释放入血,引起血清钾升高。此外,消毒剂未干燥即开始采样,此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血液,造成部分溶血,使钾离子浓度升高。
处理方法:重新采样。
04
温度影响
血液样本未能及时离心将血浆或血清分离出来,温度较高时,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运动加快,流动性增强,增大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钠钾泵活性的能量被迅速耗尽,胞内钾离子外流,造成假性高血钾。
处理方法:重新采样并及时送检。
来源:今日肾病整理自安阳市人民医院订阅号、检验医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