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我的收获与期待——第四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参会代表现场感言

2018-03-2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第四届呼吸危重症论坛

3月24日上午,第四届呼吸危重症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中华厅隆重开幕。来自全国的相关领域医生齐聚会堂,共同学习交流最新学术观点和研究进展。本报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参会代表,请他们分享参会体验。

1631795077.jpg

蒲蓉(四川省成都复兴医院主治医师):

为了全面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我经常参加不同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

我此次参会是带着任务和自己的计划来的,重点关注危重患者康复、呼吸与肠道微生态圈、肠内营养支持以及专科建设与科室管理这些方面的内容。大会报告中,专家提出的过度免疫与免疫抑制的关系、生物标志物在重症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等内容,让我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呼吸治疗质量控制与患者安全”的报告让我对医疗质量控制的前端、过程中和后端的全程标准化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金洪(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本次我不仅仅是单纯参加会议,还有一份病例讨论要分享。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次参加会议的机会,我所在的城市距离南京约4000公里,是真正穿越了大半个中国。

在刚刚过去的冬季,我们医院也收治了很多重症流感患者,因此我对“重症流感合并感染——共病还是继发”、“ECMO治疗——时机如何把握”两个报告印象深刻。此外,对于“高流量湿化氧疗”这种热点学术内容我也会重点关注。

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我不是经常能参加省外的学术会议。本次参会真的是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希望大会圆满成功,也希望以后有更多基层医院的医生能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 

余桢(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我是一名基层医院的呼吸科医生,本次参会我更关注的是具体临床问题的处理,对于病例分析和感染中毒症新观念比较感兴趣。本次会议开拓了我对于ARDS(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像学与病理学、抗炎与促炎等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处理患者时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我对大会有一个小建议:参会医生经常对多个报告内容感兴趣,但在时间上会有冲突,不能够全部参加,如果会务组后期能够将所有讲座的资料发放给我们,就能弥补这个遗憾了。

张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护师):

非常荣幸参加本次会议,我重点关注的内容有两个,都是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 “ECMO的护理——细节决定成败”,“ECMO支持下的早期康复”。我经常参加一些呼吸科的学术会议,可以帮助我巩固呼吸科理论知识,更好地将它们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汪劭婷(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

我对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此前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在临床中也往往顾不上考虑患者的后期康复问题。但专家在报告中提到,患者出院后由于康复训练不到位导致的死亡率可达到50%左右,这个数据令我感到很震惊。如果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能给患者一些康复方面的指导,也许就能降低死亡率。这对临床医生的工作很有必要。

本次大会内容设置非常丰富,我会重点关注高流量湿化氧疗和有创通气两个论坛,因为这两个领域有很多新的理念和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采写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