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年龄越大,越不容易患癌?《自然》最新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这个颠覆认知的观点。
“癌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许多癌症的确诊概率会在一个人60多岁或70多岁时达到顶峰。但在此以后,许多癌症的发生率神秘下降,这样的发现似乎不合常理。”《自然》文章写道。
我们常常听说“癌症与年龄密切相关”,这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癌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低于20岁的人群中,每10万人中的癌症病例低于25人;而到了60岁至84岁,每10万人中的癌症病例可达到1000人以上。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难理解,个体年龄越大,就代表着体内会累积更多的体细胞突变,尤其是成体干细胞与祖细胞中累积过多突变,会显著提升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身体中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也会助力细胞发生癌变。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年龄越大,癌症风险只会越来越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科学家发现,在超过某个特定年龄后,部分癌症的发病率反而开始有所下降。例如,肺腺癌的发病率在80岁至85岁后开始减少,这一发现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
▲癌症发生率与年龄变化关系
(图片来源: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这个结论显然与人们既有的关于癌症的认知相悖。该研究第一作者Xueqian Zhuang博士指出,许多癌症类型都类似,大多数人在70岁左右被诊断出癌症,但一旦到了80或85岁,发病率又开始下降。但其中的原因一直未被揭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衰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这些小鼠经过基因编辑,容易患上肺腺癌。
实验者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是年轻的小鼠,另一组是年老的小鼠。经过两年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在基因突变方面相似,但老年小鼠发生肿瘤的概率却明显更低。
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的思考:衰老不仅没有让小鼠更容易得癌症,反而似乎起到了某种“保护作用”。
此前的研究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组织也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可能通过改变癌细胞所处的环境来抑制肿瘤生长。如老年人肺脏一般比年轻人肺脏有更多的瘢痕组织,这也抑制了肺细胞的再生能力,相应地也抑制了肺部癌细胞的生长,反而抑制了癌症产生和发展。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种肿瘤发生率下降的现象与铁元素的调节有关。铁是细胞分裂和增殖所必需的元素,尤其是癌细胞,它们往往需要更多的铁来维持快速增殖。
然而,在衰老的小鼠中,肺部的某些干细胞——特别是肺泡2型细胞(AT2细胞)——的铁代谢发生了变化。这些细胞内的蛋白质NUPR1含量升高,导致细胞“误认为”自己缺乏铁。
虽然铁的实际含量并没有变化,细胞却表现出缺铁的特征,导致它们的分裂和增殖能力大大降低。这一变化恰好抑制了肿瘤的形成,因为细胞的增殖是癌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项发现给不同疾病的治疗带来全新的思路,一类是以铁死亡为代表的新型癌症治疗策略,由于老年个体的细胞对铁感知出现异常,可能会使得该类型疗法更适合年轻个体。而对于一些肺炎或者肺损伤疾病,通过恢复细胞的铁感知或者人为提升铁水平,或许能加速损伤恢复,帮助痊愈。
想要远离癌症,预防比治疗更有效。不管是青年还是老年,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牢记4条“防癌经”:
远离以下23种被国际癌症研究署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确定的常见致癌因素。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常规体检就像个大筛子,先把“大石头”筛出来,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它可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黏膜白斑、子宫颈慢性炎症、乳腺囊性增生、交界痣等,是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切记及时治疗和控制,以防小病拖成大病。
长期情绪低落、精神过度紧张,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使肿瘤乘虚而入。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学会正确纾解压力,有助于预防癌症。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