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10月17-21日,2025 ESMO年会于德国柏林正式召开。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的早期乳腺癌简短口头报告专场,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就“Timing of Pegfilgrastim Administration and Pegfilgrastim-Induced Bone Pa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进行了口头报告。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王坤教授对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精粹如下。
专家访谈
本研究将在本次ESMO年会中以mini oral的形式报告,请您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设计以及亮点?
本研究基于临床实践中的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在接受紫杉类化疗并使用长效升白针后,出现明显的骨痛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多数研究与指南建议在化疗后24至48小时内为长效升白针常规给药时间窗口,而NCCN指南则指出可在化疗后1至4天内使用。基于此,我们提出将长效升白针给药时间推迟至化疗后72小时,以探讨其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该研究涉及两个关键概念:一是紫杉类药物相关急性疼痛综合征,其发生率约为54%至91%;二是长效升白针引起的骨痛,发生率约为50%至70%。紫杉类药物所致疼痛的高峰时间约为用药后三天,而长效升白针相关疼痛持续时间约为两天。因此,我们设想通过错开两种疼痛的发生时间,可能减轻患者的整体疼痛感受。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标准包括接受紫杉类化疗并使用长效升白针作为预防性长效升白针的患者,符合常规临床实践。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化疗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接受长效升白针注射。
研究结果显示,将长效升白针给药时间延迟至72小时,可显著降低患者主观报告的疼痛程度,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我们也评估了延迟给药对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及血红蛋白下降等。结果显示,三组间在上述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调整长效升白针的用药时机,在不影响其保护效果的前提下,显著减轻了患者的骨痛症状,提升了治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我们非常荣幸该项研究获选于本届ESMO年会进行简短口头报告。
在临床中,您认为该如何综合考虑,更好地应对治疗中出现骨痛?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应对治疗相关骨痛的关键在于预防。本研究结果表明,将长效升白针的给药时间推迟至72小时,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骨痛的风险,使疼痛发生率下降近一半。因此,我们强调的首要策略是“预防优于治疗”,即在疼痛发生前采取积极干预。
其次,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具有骨痛高风险的患者,建议采取药物预防措施。例如,可在疼痛出现前预防性使用COX-2抑制剂等药物,以帮助患者更舒适、安全地度过化疗周期,而非在疼痛发生后再行挽救性治疗。这种前瞻性管理策略,有望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与依从性。
您和团队目前正在推进哪些方向的研究,下一步有着怎样的研究计划?
在乳腺癌诊疗体系的多个阶段,包括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及晚期治疗等,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同时,也致力于开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探索。
我们的整体研究思路是围绕“增效减毒”这一核心目标展开的。在新辅助治疗阶段,我们致力于实现高效低毒的疗效;在手术治疗阶段,则侧重于精准手术,旨在以更小的创伤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我们通过优化治疗策略与方法,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升治疗获益。
此外,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我们积极引入类器官模型、影像组学等前沿技术,并将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以期实现提高疗效与减轻毒副作用的双重目标。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
CSCO理事、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选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医生-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审阅 | 广东省人民医院 王坤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