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钟南山院士、李时悦、周承志团队基于肿瘤呼吸交叉学科提出呼吸学科未来发展新领域:“肿瘤呼吸病学”|中国之声

2024-08-0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2024年7月26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在Cell旗下期刊Trends in Cancer在线发表文章“Oncology-Respirology:  a discipline in dire need”(图1。这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肿瘤呼吸病学”,将其命名为Onco-Respirology。



随着当前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及慢病化进程,针对目前大量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如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产生的肺损伤及其他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专门提出要高度重视肿瘤诊疗过程中对呼吸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学科提出的目的是要高度重视肿瘤治疗导致的肺损伤,并为肿瘤治疗相关呼吸毒性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建议,呼吁开展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从而为长生存癌症患者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图1

















01

呼吸科住院患者呼吸疾病谱的变化趋势:肿瘤患者越来越多


本研究首先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2013-2022年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调查(图2),发现住院患者中肺癌患者在2013年仅占5.1%,到2022年则接近了50%,显示了当前肺癌对社会健康的危害性。同时对呼吸科非肺癌患者发病率也进行统计,非肺癌病例数在过去十年中从0.3%增加到6.4%。其中主要是乳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等各种癌症患者,在使用化疗药、靶向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各种抗癌药后产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特别是药物相关肺损伤导致住院及重症患者越来越多,未来这类人群还会持续增加。非呼吸系统肿瘤同样由于呼吸问题进入呼吸科住院比率不断增加,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现象,需要呼吸医师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肿瘤呼吸病学”这一学科概念。



图片

图2.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diseases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NCFRM) in China in the past 10 years.


02

肿瘤呼吸病学的定义


在此研究中,根据发病原因将肿瘤呼吸病学定义为:由于肿瘤本身或者治疗原因,直接或间接作用所产生的理化效应,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炎症等病理反应,导致呼吸系统如气道、肺实质、肺血管以及胸膜等部位出现特异性病理损伤的疾病统称(图3)。随后,本文将肿瘤治疗相关肺损伤进一步分类:包括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射治疗、手术肺损伤引起(图4)


图片

图3. The categorization of etiology in onco-respirology.


图片

4. The common causes of tumor treatment-related lung injury.


03

肿瘤治疗相关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最后,本文提出了肿瘤治疗相关肺损伤的诊断标准。目前,肿瘤治疗相关肺损伤(CTLI)的诊断依然具有挑战性,主要依赖于既往抗肿瘤药物暴露史、临床症状和放射学检查结果。因此, CTLI的参考标准:(Ⅰ)暴露于癌症治疗的历史,(Ⅱ)新的肺部病变的放射学证据,(Ⅲ)排除其他原因。


总体而言,肿瘤呼吸学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当前抗癌治疗引起的肺损伤而提出的,并随着肿瘤的慢病化趋势,并将成为未来呼吸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减少肿瘤诊疗对呼吸系统的负面影响,减轻抗肿瘤过程中的肺损伤,是肿瘤呼吸病学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呼吸病学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呼吸和肿瘤医生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基础医学、影像和病理学等方面的多学科合作。这些研究旨在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诊疗方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钟南山院士为本文通讯作者,周承志为第一作者、栾涛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关伟杰、简文华、李时悦教授的大力支持!





专家介绍


图片

周承志 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常务副主任

•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肺癌”、“肿瘤呼吸病学”等概念,并牵头发表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肺癌合并COPD诊疗国际共识”

学术任职:

•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 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

•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主委

• 第二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第一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图片

栾 涛 博士


• 医学博士(导师:钟南山院士、周承志教授)

• 发表SCI文章5篇,累计影响因子≥50


来源 南山呼吸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