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病例 | 头顶的“蘑菇”,竟然是甲状腺癌转移

2024-08-15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甲状腺癌竟然能“爬上”头顶,在头皮上长成一个“蘑菇”样的肿物?


炎热的夏季,李姨(化姓)戴着帽子走进了诊室,摘掉帽子一看,发现头顶上长着一个像小蘑菇一样的肿物,这竟然是十年前甲状腺癌的“回头客”。



李姨在洗头时发现头皮上的肿物,起初以为是普通的皮肤问题,并没有特别留意,但肿物逐渐增大并有疼痛不适。最终,这颗“蘑菇”还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李姨开始四处求医,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均考虑良性病变,建议观察。


我院头颈科/甲状腺外科刘天润主任医师及甲状腺中心团队结合患者既往甲状腺癌病史(十年前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接受了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考虑甲状腺癌头皮转移可能性大,建议患者进一步治疗。


李姨接受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头皮转移,同时发现左侧颈已有6枚淋巴结转移,术中一并切除,而十年前并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


这一发现震惊了李姨和家人,因为他们一直以为甲状腺癌是“幸福癌”,应该早在十年前就已治愈了。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然而,尽管其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结,但远处转移也常见,如肺、骨等部位。在此,刘天润介绍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到头皮的现象,帮助大家了解甲状腺癌重要的临床特点:


01
甲状腺癌:为何被称为“幸福癌”?


甲状腺癌指的是甲状腺内出现异常肿块或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所有病例的90%以上,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高达95%。尽管“癌症”二字让人望而生畏,但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因其相对较好的预后,被称为“幸福癌”。这种癌症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随着肿瘤增长,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


但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癌都是“幸福癌”。虽然甲状腺癌是各种肿瘤组中恶性度较低的恶性肿瘤,但5%~10%的肿瘤仍然存在一定的侵袭性,且甲状腺癌中也有一部分恶性程度较高,如甲状腺低分化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肿瘤侵袭性较强,肿瘤生长较快,预后相对较差,需要积极治疗。


02
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温和,但容易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通常生长缓慢,预后相对较好。大多数患者在发现肿瘤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体检中意外发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温和,但容易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主要转移途径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约10%到3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总体预后较好,即使有淋巴结转移,大多数能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远处转移,通过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较好。


03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根据癌症的病理类型和分期等因素来选择。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手术后,部分高危患者或具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能还需接受放射性碘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和内分泌治疗也是治疗的一部分,用于补充身体所需的甲状腺素,同时抑制促甲状腺素(TSH)的分泌,以减少癌细胞的复发风险。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靶向药物治疗可能是有效的选择。


定期随访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确保癌症得到有效控制、早期发现复发。规范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个体化治疗计划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指导专家


微信图片_20240805171748.jpg
刘天润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科/甲状腺外科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Research Scholar和高级访问学者。

擅长领域:头颈肿瘤/甲状腺肿瘤的综合诊治、甲状腺腔镜外科手术、复发性/复杂性甲状腺癌的治疗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40篇,1篇被国际ATA指南引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余项。

荣誉称号:“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邓先生抗癌奖获得者等。

学术任职: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委会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分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病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健促会头颈肿瘤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器官医学会甲状腺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委员等。


来源:中山六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