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人们对奥美拉唑等带有“拉唑”字眼的药物并不陌生。无论是烧心、上腹胀满、喝酒胃痛,还是药物性胃痛、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们都会想到服用“拉唑”,认为总能有所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药店通常都能买到。
诚然,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拉唑”类药物是一类相当安全的药物,但是“药三分毒”,不能随便吃,家里常备这类药的朋友们可要千万注意,有些病并不适用。
1
为什么酸过多会侵扰身体?
在正常情况下,胃酸对消化食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消化分解食物的蛋白质),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二是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三是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四是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五是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胃酸就会损害身体。比如说,当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不良时,胃酸反流食管,侵蚀食管黏膜;当胃炎、胃溃疡时,胃黏膜受损,失去胃黏膜保护的壁也将受到胃酸的持续损害,愈合缓慢。因此,抑制胃酸的分泌成了缓解此类症状,延缓、治愈这类疾病的关键步骤。当然,胃酸过少也不是好事,它会产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2
“拉唑”为何能抑制胃酸?
“拉唑”类药物分为三代。第一代代表药奥美拉唑,起效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疗程短,不良反应较少,偶见头痛、腹泻、便秘、腹痛等;第二代代表药兰索拉唑,抑酸、细胞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效果优于奥美拉唑;第三代代表药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泮托拉唑有不良反应率低、疗效好等特点,可长期或短期治疗与胃酸相关性疾病;雷贝拉唑的起效时间快于前面三种药(即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效果更持久。一般每天服1次即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好。
胃液中的胃酸指的是胃液中的盐酸部分(化学式为HC),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众所周知,盐酸由氢离子及氯离子组成,盐酸的分泌有赖于壁细胞对于这两种离子的转运。而“拉唑”类药物恰好可以阻止壁细胞对于氢离子的转运功能,进而阻碍胃酸的分泌。
3
六种胃病慎用“拉唑”
1、免疫力较差的胃病患者:“拉唑”类药物能抑制胃黏膜腺体细胞的氢离子运转,同时,腺体其他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因此,老年人(特别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儿童、抵抗力较差的人,使用“拉唑”类药物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诱发肺部感染。
2、伴发慢性肾病的胃病患者:“拉唑”类药物在人体中依赖肝脏代谢大约80%以代谢物的形式经尿排泄,其药物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肾功能情况不好的患者如慢性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3、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胃病患者:“拉唑”类药物通过肝脏代谢时,会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代谢酶,这将导致与其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在机体代谢加快。例如,同时服用氯吡格雷,会使该药的代谢速度加快,药效降低,而心脑血管栓塞发生的风险却大幅度上升。
4、长期服用抗生素的胃病患者:抗生素对胃肠道有刺激性作用,长期服用更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此时,患者希望服用奥美“拉唑”来缓解此症状。殊不知,过量长期使用“拉唑”类药物反而会增加肠道炎症的风险,如艰难梭菌性肠炎。
5、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胃酸分泌减少或缺失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贫血和消瘦等症状。若再应用“拉唑”类药物,胃酸会更少,病情加重。另外,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餐后不适综合征(常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也不宜用“拉唑”类药物。
6、对怀疑患有恶性肿瘤伴发胃溃疡患者:长期应用“拉唑”类药会抑制胃酸分泌,可导致胃内细菌过度生长,亚硝酸类物质升高,有诱发癌变的可能性。
作者: 欧阳军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