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鹏城初夏花千树,南海长风浪万重。2025年5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医院协会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三届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会议在深圳盛大召开。本次大会设置了1个主会场+12个分会场,涵盖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临床常见感染合理用药、免疫抑制人群感染及合理用药、深部真菌感染合理用药等多个领域,为感染领域专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值此盛会期间,5月17日举行的免疫抑制人群感染及合理用药分会场专题会,聚焦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CRO)面临的耐药困境与防治策略。专题会由浙江省人民医院俞云松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彭劼教授担任主席,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郑波教授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陈佰义教授带来题为《精准为翼,创新为楫——CRO感染治疗困境与对策》的专题分享。
直面困境,了解耐药形势负担
陈佰义教授在报告中介绍,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开启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1942年青霉素首次用于救治战伤患者,标志着抗感染治疗的里程碑。自1950年起,大量抗生素涌入临床,显著降低了感染相关死亡率。与此同时,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进化。在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占比居高不下,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CRE)问题愈演愈烈。非发酵菌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分离率持续高位。
从多重耐药菌(MDR)的产ESBL革兰阴性菌发展到广泛耐菌(XDR)的CRO是一个连续过程。第三代头孢的广泛使用导致ESBL-MRD蔓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ESBL造成严重感染的最重要武器。由于碳青霉烯类的广泛使用,产生了我们更不愿意看到的后果:CRO(包括CRE、CRAB等)的出现。我国是多耐药(ESBL-MRD)和广泛耐药(XDE-CRO)高负担国家,其临床治疗难度大,根据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病原体的可治疗性分级,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E属于中低可治疗性细菌,而CRAB属于低可治疗性细菌。
面对CRO感染带来的治疗困境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防控一体,多措并举造就生机
防控一体是应对CRO感染挑战的核心策略,强调预防、治疗与控制的三重结合。会中陈佰义教授重点介绍了预防和治疗策略。
从防产生角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基于耐药风险分层结合病情严重性做出临床决策。
在上游,基于耐药风险分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ESBL酶的产生。在下游,努力实现ESBL治疗多样化,以降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选择压力。通过基于病原体及其耐药风险评估做到药物选择个体化,基于病例生理紊乱和不同最小抑菌浓度(MIC)做到剂量调整个体化,避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实现“多样化”,是控制耐药的根本途径之一。
从治感染角度,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通过优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基于MIC设计剂量、考虑组织分布等方式来优化可及方案,是治疗CRO 的关键。
近年来,CRO的治疗特别关注新型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例如,对于CRAB的治疗选择,舒巴坦-度洛巴坦针对CRAB可精准灭菌+活性恢复,肺内穿透率较高,28天全因死亡率非劣于多黏菌素E,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结局显著优于多黏菌素E。目前舒巴坦-度洛巴坦先后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被2024版IDSA指南和《热病 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推荐为CRAB感染治疗的首选方案。
最后,陈佰义教授总结,CRO感染的防控需采取“一体化”策略。在“防产生”方面,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结合耐药风险分层与病情严重性制定临床决策。针对“治感染”,新型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舒巴坦-度洛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为CRO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方案,制定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PK/PD、MIC以及组织分布来优化可及方案。此外,在“控传播”方面,要求严格落实感染控制措施,有效阻断耐药菌的院内传播。三者协同推进,方能遏制CRO耐药蔓延,改善患者预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