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的合理防治和规范管理

2022-10-18作者:医学论坛报李慧资讯
原创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合理防治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定义是化疗后血小板下降,低于100×109/L,同时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临床发生率最高可达30%~40%甚至更高。近期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胸部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放疗后更容易出现上述血液毒副作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的预防较为困难,后果非常严重。放疗引发TCP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放疗产生的自由基对造血干祖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血小板破坏、血小板数量下降;其次是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功能,造成血小板功能下降。研究发现,TPO-MPL通路中由于信号传导问题会产生血小板生成素堰塞湖现象。rhTPO对放疗或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有助于自由基的清除、对抗造血损伤;另一方面可促进造血干细胞DNA的损伤修复功能,基于此推测,其对贫血和白细胞减少也可能有效,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修复作用也已经有循证证据。

 

对于CIT的合理防治,传统做法是输注血小板,但血小板来源困难,其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也很常见,反复输注还会带来免疫相关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严重问题。我国2014年已发表CIT诊疗专家共识中,对于rhTPO的应用,共识推荐一旦诊断CIT,首先排除非CIT,同时评估严重程度,如出血且血小板低于10×109/L,应输注血小板并联合rhTPO;无出血,血小板在10×109/L~75×109/L之间,可单独给予rhTPO;无出血,但血小板低于10×109/L,给予血小板输注+rhTPO;75×109/L~100×109/L之间需密切观察血小板及出血情况。

肺癌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规范

肺癌在我国无论是发生率还是死亡率都处于第一位。随着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早期预防、早期诊治非常重要。要强调科普宣传,以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美国近30年来,肺癌发生率已经降低10%,死亡率也有大幅降低。我国在降低吸烟率及大气的控制上都任重而道远,这也是能降低肺癌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在临床,我们也确实看到肺癌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较多。很多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顺铂等都易引发血小板减少,而这些药物也是肺癌患者的常用药物。此外,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很高,而血小板减少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脑出血。临床需更多关注并给予处理。

 

临床对于CIT,要有促红的理念,进行预防性治疗。国外有研究将TPO在化疗前应用,及早刺激巨核细胞,值得尝试。临床前研究发现,TPO可刺激及保护造血干细胞,防止其凋亡,化疗前应用是安全的。在剂量方面,TPO的应用有量效关系,对于体重较大、药代动力学特殊的患者,标准剂量可能不足,临床应考虑根据患者情况而应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盛立军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