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而血液透析器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核心部件,其操作及应用过程中的痛点一直备受关注,医工融合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血液透析器的安装和连接是一个较为繁琐的环节。透析器与管路的连接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且要确保连接紧密,防止漏血和空气进入。然而,现有的连接方式往往较为复杂,对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例如,一些透析器的接口设计不够人性化,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难以迅速、准确地完成连接,这不仅会耽误治疗时间,还可能增加患者的风险。同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的凝血问题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难题。血液在透析器内流动时,由于与透析膜接触等原因,容易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凝血发生。一旦透析器凝血,不仅会影响透析效果,使毒素清除不充分,还可能需要提前结束透析,甚至需要更换透析器,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和痛苦。而且,频繁的凝血还可能导致透析器使用寿命缩短,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另外,透析器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也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透析器对于小分子毒素如尿素氮、肌酐等的清除有一定效果,但对于一些中大分子毒素,如 β2 - 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清除能力有限。长期透析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蓄积,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肾性骨病、淀粉样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从医工融合的视角出发,针对透析器安装连接问题,研发人员设计出了新型的快速连接接口。这种接口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只需轻轻一按,就能实现透析器与管路的紧密连接,大大缩短了连接时间,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还能更好地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减少漏血和空气进入的风险。在应对凝血问题上,通过改进透析膜的材料和表面涂层技术,使透析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血液与透析膜接触时的凝血激活。例如,一些新型透析膜采用了仿生学设计,模拟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特性,有效降低了凝血的发生率。此外,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透析器内的血液流动状态和凝血指标,一旦发现凝血趋势,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也能显著减少凝血事件的发生。
为了提高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能力,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具有特殊孔径分布和吸附功能的透析器。这些透析器通过优化膜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分布,使其既能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又能对中大分子毒素进行选择性吸附和滤过。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透析膜,其孔径可以精确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能够更好地匹配不同分子量毒素的清除需求。血液透析器在操作及应用中存在的痛点严重影响着透析治疗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工融合通过技术创新,在透析器的设计、材料、监测等方面不断改进,为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篇文章来自枣庄市立医院 王继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