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美味的汉堡,可口的啤酒,酥脆的饼干,松软的面包,就是这个味。大家吃早饭了吗?”这样的开场白,你相信是来自住院医师的年终考核吗?
1月13日,在第十二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病例报告会上,一位住院医师以这样的方式严肃活泼地汇报着自己的病例。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病例报告会是该科室的一个经典传统,在2006开展之初,它只是科室内部对住院医师的一个年终考核,由于病例质量高、活动效果好,慢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曾在该科室学习、规培过的外院甚至外地的青年医师参加和参与,病例报告会也变成了一场特殊的老友聚会、师生聚会,青年医师以报告的病例为自己的成长进步交上答卷。
本次比赛除全体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参与外,还有来自北京、河南、福建、广东的其他五家三甲教学医院的选手,共28人同场竞技。现场有来自全国的近600名医师参会,能容纳360人的主会场和能容纳200人的同步直播分会场全部座无虚席。有的医师在主会场门口全程站立学习,有的医师早上7点就提前1个半小时来占座。
既然是考核,自然少不了评委。报告会的评委除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的全体教授外,还有来自全国著名医院主管教学的神经科主任,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袁云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黄旭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在强教授、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武剑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杰文教授、福建省立医院汪银洲教授等,他们共同为选手进行打分和点评。
崔丽英教授
在报告会致辞中,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崔丽英教授回忆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大查房病历以及带教老师如何仔细地帮她修改病历。她谈道,每位专家、每位成熟的医生都是从住院医师成长起来的,这是必经之路,其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个人的磨练、思考。报告会上的这些病例,虽然由住院医师进行汇报,但都融入了带教老师甚至全科人的心血,报告会不仅是对住院医师的检验,也是对科室工作的检验,科室的全体医生会通过会议,思考如何将住院医师培养工作做得更好。
起标题,我们会卖萌;报病例,我们很认真
“直立少女发作性症状之迷”“不想说的秘密”“蓝色幽灵”“祸不单行”,看这些报告的题目,是不是有点悬疑小说的意思?但听到报告后,现病史、诊疗过程、诊疗思路、发病机制、个人心得……这些要素环环不落,每一个情节不断反转的故事,都是一个精彩的病例。协和文化的严谨认真,从这些报告中可见一斑。
说好的“只提一个问题”却变成了“现场会诊”
报告会正式开始前,主持人交代“每个病例结束后,评委只能提一个问题”。然而,这么精彩的病例,一个问题问出去,就会引发下一个问题,评委与选手之间、评委之间经常围绕病例中的临床问题展开思维的碰撞与交锋,在考核现场开启“会诊”。而面对评委们犀利的提问,选手们显然也是有备而来,接起招来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势。
Step by step,观众微信互动
除病例报告之外,现场还有两个step by step环节。据介绍,这是历次报告会中观众反响最强烈环节。现场观众还可通过“协和神经科”微信公众号与台上选手一起实时参与其中。大家的答案往往各不相同又各有道理,引发思考;金牌主持人戴毅医生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更是让现场爆笑频出。
这烧脑的8小时结束后,崔丽英教授机智幽默地用所有报告题目串成了点评词,并将病例报告会比喻成住院医师会师的琅玡榜。而两位老“阁主”——神经科德高望重的90岁高龄的郭玉璞教授和年届82岁的李舜伟教授也在总结时表示,病例报告会体现了协和人重视临床、重视青年医师培养的精神和传统,这些病例也敦促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
郭玉璞教授
李舜伟教授
认真记笔记的观众
全体合影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