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最近的几项观察性研究揭示了血管内治疗(EVT)后血压(BP)管理的价值,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值越高,颅内出血(ICH)发生率越高,再灌注成功后功能结局越差。在此背景下,BP-Target是EVT时代进行的第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旨在评估强化SBP目标值[对标准SBP目标值(130~185 mmHg)]是否减少EVT后ICH的发生率。有趣的是,与观察性研究相反,与标准SBP组相比,强化SBP目标值组并未减少ICH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接受EV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脑屏障(BBB)破坏很常见,是ICH和结局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值得关注的是,EVT后立即复查头CT可以见到造影剂强化(平日习惯叫造影剂渗出)(contrast enhancement,CE),这是血脑屏障破坏的标志,并且与EVT后ICH发生率增加和预后恶化相关。
2022年11月,来自法国的Mazighi, Mikael等在Neurology上公布了BP-TARGET试验的事后分析结果,他们假设EVT后发生CE病变的患者(ICH风险更高和结局更差)可能会从强化SBP控制中获益更多。
本研究纳入了BP-TARGET试验中再灌注后立即进行了CT检查的患者。将CE分为存在或不存在CE,ICH是指EVT后24小时任何影像学检测到ICH,不良结局定义为3个月时mRS 3~6分。
在接受BP-TARGET随机分组的324例患者中,164例患者被纳入本分析,其中113例(68.9%)在再灌注后出现CE。强化SBP组的24小时平均SBP显著低于标准组(129.7 mmHg对138.3 mmHg,P<0.001)。对于CE患者,强化SBP组和标准SBP组都会增加ICH发生率(aOR=11.26,95%CI 4.59~27.63;aOR=4.08,95%CI 1.75~9.50)。然而,异质性检验未达到显著性(aOR=2.76,95%CI 0.80~9.48,P=0.11)。随机到强化SBP组中的CE患者,不良结局概率也较高(aOR=2.91,95%CI 1.24~6.82),但这种相关性在标准SBP组并不明显(aOR=1.89,95%CI 0.85~4.23)。两组之间未发现显著的异质性(aOR=1.54,95%CI 0.48~4.97,P=0.47)。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CE患者,随机分配到强化SBP组的ICH发生率没有降低(与标准SBP组相比),也没有改善预后,因为在两组中CE患者在的ICH发病率都较高,没有显著的异质性。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脑小血管病6种影像学表现、疾病诊断、4种治疗,太实用了!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头晕/眩晕的识别、诊断与鉴别思路,核心要点已送达!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神经影像问答:脑干梗死后华勒氏变性(WD)有什么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
二甲双胍、碘过敏……CT、CTA等检查前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Neurology:脑小血管病越严重,血肿体积越小,血肿扩大概率越低
【“神”问妙答 】时间窗不确定的临床症状轻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否溶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