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直击2023 EADV热点研究,解锁GPP全病程管理新思路

2023-10-19作者:liuy资讯


2023 EADV年会如约而至,一起追踪GPP治疗领域前沿进展。


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ADV)年会是皮肤性病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2023年10月11日-14日,第32届EADV大会于德国柏林盛大召开。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近年来皮肤学科中发展迅速的领域,本次EADV大会上公布了多项GPP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掀起研讨热潮。


直击最新热点研究,

洞见GPP患者真实疾病负担


GPP是一种临床罕见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皮肤病,可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病,发作时除突然泛发全身的无菌性脓疱等皮肤症状外,还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患者伴发严重的全身症状时甚至可致命[1-3]

本次EADV带来的一项基于美国索赔数据库的分析[4]发现,与单纯斑块状银屑病(PsO)患者相比,GPP合并PsO(GPP+PsO)患者、All GPP(包括单纯GPP、GPP+PsO)患者的住院/急诊费用和门诊/办公室访问费用均更高。

表1:全因成本比较

1.jpg

另一项基于美国索赔数据库的分析[5]则表明,在最长随访期间,All GPP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群(无GPP或PsO)的近4倍,是单纯PsO患者的1.5倍;GPP+PSO患者和单纯GPP患者的死亡风险几乎是单纯PsO组的1.5倍(表2)。

表2:死亡风险比较

2.jpg

由此可见,GPP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而其治疗进展一直是领域的研究重点,而近年来针对IL-36这一关键信号通路的佩索利单抗的研究进展更是备受关注。



聚焦Effisayil 1研究,

佩索利单抗快速控制不同诱因导致的GPP发作


GPP起病急、症状重,如未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毛细血管渗漏、肾脏、肝脏、呼吸和心脏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3,6,7]。因此,快速控制病情是GPP治疗的关键。Effisayil 1研究[8]表明,佩索利单抗可快速、显著地清除GPP发作时的脓疱和皮损。


GPP发作诱因多样,包括治疗中断、药物治疗、感染以及压力等。针对不同诱因导致的GPP发作,佩索利单抗表现如何呢?本次大会公布的一项Effisayil 1研究亚组分析[9]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治疗1周,更多接受佩索利单抗治疗的GPP患者实现GPPGA脓疱单项评分为0,以及GPPGA总评分为0或1,其疗效与GPP发作诱因无关(图1)。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各个治疗组和亚组之间相似,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

3.jpg

图1:Effisayil 1研究中,不同诱因亚组分析结果

(外部诱因包括治疗中断、类固醇治疗中断或其他,内部诱因包括压力、感染或其他)

这表明,佩索利单抗治疗GPP不仅起效快速,而且针对不同诱因导致的GPP发作,仍展示出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夯实了佩索利单抗的临床应用基础。




Effisayil ON研究力证,

佩索利单抗治疗复发性GPP发作依然安全有效



GPP发作具有反复性,快速控制单次发作后,患者仍面临着GPP复发的风险。因此,探索药物在长期治疗中对复发性GPP发作的控制效果至关重要。

Effisayil ON研究[10]是一项开放标签的长期扩展研究,旨在探索佩索利单抗在长期治疗中对复发性GPP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成Effisayil 1研究的GPP患者在Effisayil ON研究中接受佩索利单抗维持治疗。


本次大会带来的Effisayil ON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对于首次出现复发性GPP发作的患者,佩索利单抗(900mg IV)治疗1周后,50.0%的患者可实现GPPGA脓疱单项评分为0,其快速清除脓疱和皮损的疗效与先前Effisayil 1研究一致(图2)。此外,佩索利单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此前Effisayil 1研究报告一致。

4.jpg

图2:Effisayil ON研究中期结果

该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佩索利单抗治疗复发性GPP发作依然安全有效,是控制复发性GPP发作症状的有效治疗选择。




Effisayil 2研究证实,

佩索利单抗可预防GPP发作、实现持续缓解



除了快速且持续地清除脓疱和皮损,GPP的治疗目标还应包括预防新发作、实现症状持续缓解[3]。那么,这一治疗目标又该如何实现呢?

近期公布的Effisayil 2研究[11]结果提示,高剂量佩索利单抗(600mg负荷剂量,随后300mg q4w)可显著降低48周内GPP发作的风险,揭示了佩索利单抗在预防GPP发作方面的潜力。

基于Effisayil 2研究的更多数据也在此次大会纷纷出炉,进一步证实了佩索利单抗治疗GPP的“硬实力”。


从皮损症状控制来看,与安慰剂相比,高剂量佩索利单抗治疗第4周,GPP患者维持GPPGA单项评分/总分为0的比例更高(图3),且这种差异在治疗第24周、第48周仍持续存在[12]。此外,与安慰剂相比,至第48周,高剂量佩索利单抗组实现持续缓解(每次随访时GPPGA总分为0或1)、更严格的持续缓解(每次随访时GPPGA总分为0或1,且所有GPPGA单项评分≤2)的患者比例更高,且更多患者实现持续脓疱清除(图4-6)[13]。这意味着,高剂量佩索利单抗可帮助GPP患者实现持续缓解,助力GPP长期管理。

5.jpg

图3:Effisayil 2研究中,两组实现GPPGA单项评分/总分为0的患者比例

6.jpg

图4:Effisayil 2研究中,两组实现持续缓解的患者比例

7.jpg

图5:Effisayil 2研究中,两组实现更严格的持续缓解的患者比例

8.jpg

图6:Effisayil 2研究中,两组实现持续脓疱清除的患者比例

在预防发作方面,在第4周,高剂量佩索利单抗组中GPP发作的患者比例低于安慰剂组(10.0% vs 35.5%),且在第4周后,高剂量佩索利单抗组的患者未再出现发作[12]。这进一步支持佩索利单抗可有效预防GPP发作,让GPP长期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由于临床试验中入组患者基线特征各不相同,亚组分析结果能够帮助确定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以便临床医生开展个体化治疗。本次大会公布了Effisayil 2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14]。结果表明,至第48周,无论基线时是否存在IL-36RN突变、是否合并PsO、BMI状况如何,高剂量佩索利单抗均能显著降低GPP发作风险(表3-4)。该研究证实了佩索利单抗针对不同临床特征人群的疗效,揭示了其可满足临床上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需求。

表3:Effisayil 2研究中,不同亚组的主要终点

9.jpg

表4:Effisayil 2研究中,不同亚组的关键次要终点

10.jpg



总 结

作为一种临床罕见的皮肤病,GPP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次EADV大会公布的研究同样表明,GPP患者面临着沉重的医疗负担和死亡风险。

佩索利单抗的出现,开启了GPP靶向治疗新纪元,为患者带来了新曙光。本次大会公布的多项研究显示,从快速控制GPP发作到治疗复发性GPP发作,再到预防GPP发作,佩索利单抗均有出色表现,可以助力GPP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实现,满足临床中不同GPP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佩索利单抗为皮肤科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从控制发作到预防发作的全病程管理的有力“武器”,期待佩索利单抗能进一步改变未来GPP治疗格局,助力GPP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专家简介



11.jpg


王文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长:银屑病、美容、遗传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等项目

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美容学组副组长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JAAD中文版编委 

(上滑查看更多信息)


参考文献:

[1]《脓疱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委员会专家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 55(3): 189-195.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56(7): 573-625.
[3]Puig L,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 37(4): 737-752.
[4]Alice B. Gottlieb,et al. 2023 EADV. #P2414.
[5]Alice B. Gottlieb,et al. 2023 EADV. #P2442.
[6]Choon SE, et al. Int J Dermatol. 2014; 53(6): 676-684.
[7]Handfield-Jones SE, et al. Br J Dermatol. 1992; 127(1): 64. 
[8]Bachelez H, et al. N Eng l J Med. 2021; 385(26): 2431-2440.
[9]Claudia de la Cruz, et al. 2023 EADV. #P0711.
[10]Alexander A. Navarini, et al. 2023 EADV. #P0709.
[11]Morita A, et al. Lancet. 2023 Sep 19: S0140-6736(23)01378-8.
[12]Bruce Strober, et al. 2023 EADV. #PRESENTATION FC05.2.
[13]Kenneth B. Gordon, et al. 2023 EADV. #P0731.
[14]Richard, B. Warren, et al. 2023 EADV. #P0753.


审批编号:SC-CN-14439

有效期至:2024年10月18日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