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 ELCC | 阿美替尼联合SRT治疗EGFR突变NSCLC脑部寡转移曙光初现

2024-04-15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阿美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RT)治疗颅内寡转移性NSCLC:一项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


发表形式:2023欧洲肺癌大会(ELCC)壁报


主要研究者:樊旼


主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推荐理由


阿美替尼联合SRT治疗EGFR突变NSCLC脑部寡转移曙光初现,研究数据为后续的三代EGFR-TKI联合SRT的探索注入信心。



研究解读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EGFR敏感突变、颅内寡转移、EGFR TKI初治NSCLC患者,入组患者接受阿美替尼(每天110 mg),直至颅内疾病进展,再给予SRT(共32-40 Gy,8 Gy/f)治疗颅内寡转移病灶,SRT之后若颅外病灶稳定继续给予阿美替尼治疗。主要终点是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次要终点包括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DOR)、脑放射性坏死率(CRNR)和总生存期(OS)。按CTCAE v5.0标准评估安全性。


研究结果:截至2023年1月6日,共纳入35例患者,对32例患者进行评估,并随访3~16个月。所有患者每天接受110 mg 阿美替尼治疗,并至少接受一次由放射科医生进行的独立影像学评估。给予阿美替尼之后,所有患者的最佳缓解为颅内和颅外病灶达到部分缓解(PR),iORR为100%。数据截至时,1例患者在接受阿美替尼治疗后12个月时出现颅内原发性病灶进展,但颅外病灶稳定,给予该患者SRT治疗。继续给予阿美替尼治疗后无≥3不良事件发生。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皮疹、肝酶异常。



专家点评


我们知道,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都揭示出靶向治疗和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在阿美替尼与放疗的联合方面,也不乏二者协同增效的研究。有研究表明放疗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可能增加TKI入脑浓度。今年的一篇研究从机制上证实了放疗和阿美替尼治疗的协同作用:放疗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但同时也促进了DNA修复,而阿美替尼能够阻止G2期修复,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对于有症状的脑转移患者,无论是2021年12月更新的ASCO指南还是2022年更新的ASTRO指南,均建议预先进行局部治疗(放疗和/或手术)。而对于“症状”这个关键词,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达成共识。虽然有的患者具有临床不适的表现,比如轻度头痛,但予以脱水等对症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与之相对地,虽然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不适感,但病灶位于语言或者运动功能区附近,还是建议接受放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总的来说,该研究100%的iORR这一数据非常亮眼,为后续的三代EGFR-TKI联合SRT的探索注入信心。期待后续更大样本、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结果披露,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佐证。



作者介绍


主要研究者
樊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医师分会肺癌放疗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委会肺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肿瘤放疗专科分会委员

立体定向放疗学组副组长

上海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肺癌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肺癌放射治疗研究室副主任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上海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