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动脉瘤诊疗的方方面面均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2021-04-17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脑血管病非原创

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在多种学科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近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动脉瘤诊疗中逐渐增多。


微信图片_20210413143208.png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

1、检出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大量动脉瘤影像进行处理,使算法具备在图像上识别动脉瘤的能力。


CTA、MRA、DSA均实现人智能动脉瘤检出,灵敏度普遍在90%以上;但多数文献指出,只有检出率趋近100%,假阳性率极低时,人工智能才能真正为临床所用。

微信图片_20210413143213.jpg


2、预测能力

通过学习大量动脉瘤患者的特征信息,使算法具有预测动脉瘤增长、破裂、某种并发症出现及预后情况的能力。


人工智能采用的预测模型涵盖前馈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撑向量机及K-近邻等等,预测准确度在90%左右,通常采取多种模型进行预测对比。临床集中于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的研究较多,能够指导帮助临床决策。

微信图片_20210413143217.jpg

 

3、诊疗规划能力

通过学习大量有经验医师的临床决策、技术细节等,使算法具有制定临床诊疗规划或手术规划的能力。


目前,AI技术在手术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较少,预测Pipeline术后动脉瘤闭塞可作为手术规划的一部分。


三、其他智能化技术在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


  • 应用智能化技术测量动脉瘤可提升准确性,但未实现全自动化,且由于速度较慢等原因,临床应用少。

  • 图像时域积分方法在图像降噪和增强方面有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效能。

  • 利用能谱成像技术减少金属伪影并提高线圈或夹子处理后脑CTA的图像质量技术。

  • 利用3D打印技术模拟手术过程,培养年轻医师。

  • 一项研究在Mimics数字化软件上实现了采用三维(3D)重建影像的个性化手术模拟,确保了夹闭手术的安全性。

  • 一个日本团队开发了一个机器人雏型,并实现了在体内硅胶容器模型中将微导管插入实验性动脉瘤的可操作性。

  • 血流动力学技术对动脉瘤破裂预测与手术规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与展望

  • 动脉瘤诊疗的方方面面均有智能化技术研发的身影。

  • 除3D打印、血流动力学等既往较成熟技术,很多技术还未能广泛应用,发展空间大。

  • 近年我国在动脉瘤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中较以往投入更多,发展更快。


来源:卒中e学堂(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耿介文)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