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定义
老年群体罹患的肺炎即为老年肺炎。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老年群体定义为60周岁以上,2022年仍然沿用这一标准。联合国部分文件中对老年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结合我国法律对老年的规定,本文的老年定义为60周岁以上群体。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亿,占总人口的19.8%。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肺炎患者的占比也随之上升。
二、临床特点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高发人群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AP的发病率为7.13/1000人年,且CAP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显著上升。美国和欧洲的流行病学数据与我国相似,65周岁以上人群的CAP发病率明显增加。
2.疾病负担较重
自2013年以来,我国肺炎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细分人群后可以发现,65周岁以上人群的CAP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整体疾病负担依然较重。
美国的流行病学数据与我国情况相似,且CAP病死率会随着患者合并症数量的增加而进一步上升。欧洲的流行病学数据则显示,老年人肺炎的住院率正逐年攀升,尤其在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这一趋势更为显著。此外,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较高,而这些患者通常都伴有基础疾病。
3.年龄和年龄相关的危险因素
老年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全身因素包括机体状态低下、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肺功能下降、基础疾病、合并使用药物以及吸烟等,其中免疫功能下降会使得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免疫反应变弱。局部因素包括吞咽障碍及误吸、气道纤毛清除能力降低、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及留置鼻导管等。
三、早期识别与评估
老年肺炎的发病过程较为隐匿,通常缺乏典型的呼吸系统临床症状,且实验室检查指标也缺乏显著的特征性变化。患者常以乏力、食欲减退、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为首发表现,可能存在“隐匿性”呼吸衰竭的倾向,或表现为原有基础疾病的恶化。若老年肺炎患者同时患有基础疾病,其病情往往容易迅速恶化,并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脓胸以及胸膜炎等。此外,这类患者还面临较高的耐药菌感染风险,预后通常较差,甚至可能留下后遗症,进一步损害肺功能。对于发生显性误吸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引发坏死性肺炎或肺脓肿,而隐性误吸则可能增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2024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李燕明教授团队对当前临床常用的5种肺炎严重程度评分系统——PSI、CURB-65、CRB-65、A-DROP和SMART-COP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5种评分系统均显示出评分越高,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越大。此外,PSI评分在预测死亡率方面表现更优,而CURB-65评分中≥3分则能更有效地识别出死亡高风险人群。
四、治疗
1.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老年肺炎的病原谱与其他年龄段肺炎相似,以肺炎链球菌为主。此外,老年人误吸风险增加,需特别关注肠道细菌与厌氧菌的合并感染。在流感高发季节,老年肺炎患者可不必等待检验结果,立即启动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感染后容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对于存在静脉抗菌药物使用史、侵袭性操作、住院史、肺部空洞或脓胸以及长期透析的老年肺炎患者,应警惕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风险。病情进展迅速的重症感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则需覆盖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
2.气道分泌物的管理
老年肺炎患者在接受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气道分泌物的管理。可以通过定时翻身、拍背、体位调整以及机械排痰等手段,或刺激咳嗽和吸痰操作来促进分泌物排出。此外,合理使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祛痰药物也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025年,美国胸科学会(AST)发布的CAP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建议,对于重症CAP患者,应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然而,由于糖皮质激素存在不良反应,且对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有限,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谨慎权衡利弊。
4.综合管理
在治疗老年肺炎患者时,抗感染治疗需兼顾器官功能、基础疾病、合并用药情况、既往感染史以及近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全身静脉给药结合下呼吸道局部给药的方式,并及时评估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精准治疗。此外,还需重视抗感染药物之外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危险因素、促进痰液引流、改善氧合,同时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脏器功能,并结合雾化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手段进行综合管理。
5.老年重症肺炎治疗
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① 呼吸功能障碍严重,常规氧疗后血氧饱和度仍低于90%[既往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② 气道廓清能力差,痰液量多且无法有效清除;③ 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或恶性心律失常;④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则适用于那些因重症感染引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尤其在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或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时。
五、预防
1.预防误吸
老年患者需评估其吞咽功能,并及时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包括采取半卧位进食、使用鼻肠管或胃造瘘管进行管饲,并在吞咽后鼓励患者进行咳嗽,以减少误吸风险。同时应减少或停用那些可能增加误吸风险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导致口干并影响食物的正常移动,例如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镇静剂、肌肉松弛剂、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以及利尿剂等。
2.接种疫苗
老年患者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以及带状疱疹疫苗等,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慢性基础疾病的管理
老年患者应注重对慢性基础疾病的管理,例如COPD、慢性心力衰竭以及糖尿病等。将这些基础疾病控制得越好,肺炎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就越低。
4.生活方式
老年患者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注重口腔卫生。此外,建议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并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尽量避免与患有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密切接触。同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并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专家简介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徐九洋
医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PCCM专培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十佳住院医师。
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感谢徐九洋医生审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