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AA水平显著升高,CRP水平正常,提示什么感染?

2022-04-1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实验室指标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SAA?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一种由肝脏分泌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

在正常情况下,SAA在人体血浆中含量极少,基础水平为1~4 mg/L急性感染后约5~6 h迅速升高。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10 mg/L是人体急性感染的临界值。

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患者血液中的SAA水平已经开始升高,并快速达到峰值,升高幅度可达正常值的1000倍;SAA半衰期约为50 min,感染被控制后可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缓慢而小幅升高的SAA与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新陈代谢疾病、淀粉样变性疾病、肿瘤等其他炎症介导的疾病密切相关,但这些疾病中SAA水 平并不呈现快速、动态性的升高。目前,尚无 明确的各类慢性疾病的SAA临界值。


SAA水平在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均显著升高,CRP水平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显著升高,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正常或轻度升高


基于此,SAA联合CRP检测对疾病的诊疗价值优于SAA或CRP单项检测。有学者在对儿童感染性疾病进行研究后发现,SAA与CRP和WBC相似联合检测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92.25%和85.28%。

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SAA和CRP均明显升高,且与WBC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一致性。SAA、CRP、WBC诊断细菌性感染的AUC分别为 0.874、0.967、0.708,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93,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最高。有研究对SAA/CRP比值进行分析后发现,细菌感染患儿SAA和CRP呈现同时上升趋势但在病毒感染中,SAA升高幅度是CRP的5~11倍,即SAA/CRP比值显著增高,且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一项对334例肺炎、脑膜炎或败血症患儿的研究结果显示,SAA/CRP比值随疾病严重程度而降低,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死亡患儿SAA/CRP比值[1.9( 0.0~ 8.9)]显著低于存活患儿[6.8(3.2~13.6)]。在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SAA/CRP比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SAA或CRP,AUC为0.916。此外,有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患儿SAA/CRP比值的中位数为0.95(0.32~1.6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儿童[3.00(1.33~5.56)];而病毒感染患儿SAA/CRP比值最高可达13.90(7.99~24.32)。

SAA和CRP联合检测,并根据SAA/CRP比值进行监测,既可增加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也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室依据。


1
建议: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SAA联合CRP检测对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效能或鉴别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指标检测。若SAA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则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若SAA水平显著升高,而CRP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则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2

建议: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SAA/CRP比值比SAA或CRP单独检测更有差异化的临床应用价值。SAA/CRP比值显著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SAA/CRP比值显著降低,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可能存在病毒感染患儿SAA/CRP比值>正常对照者>细菌感染患儿的情况。

微信截图_20220412135556.png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42(3) : 186-192.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9.03.008

200 评论

查看更多